明代 :黄廷用
故国名岩话紫霄,栋梁结构自前朝。深林鸟雀依山院,流水桃花过野桥。
春满江城低藉草,月明海市远听潮。诗成更觉乡心倍,鸿雁南飞路不遥。
元日试笔 其二
荏苒年华易,今当半百时。螭头长载笔,旅鬓渐成丝。
青眼谁相识,丹心秪自知。恩波能作颂,可以献彤墀。
孙太守环山庄上对芙蓉 其四
风飘落叶侵流水,水上名花独拒霜。谁识寸心终自见,偏于霜后压群芳。
丁巳中元过济上同友人户部主政袁民悦饮南池次鹅湖公壁间韵 其一
醉酒高楼上,何人是谪仙。河流犹旦旦,月色自年年。
槐露沾珠履,莲风入绮筵。朋情殊未已,捩舵促行船。
赠刘带川兵宪延绥 其三
朔方累岁羽书频,边帅何人净虏尘。战骨沙场迷白草,征夫塞夜照朱燐。
文儒自许兼三略,铁骑真能挽六钧。扫荡氛祲云日好,陇头杨柳不胜春。
送大行李浔江使齐归省 其一
五色晴云晓欲低,新承朝命使东齐。罗衫白马行春日,北海孤山望不迷。
岁暮病中次司勋侄韵 其二
乾坤旋转向阳春,忽见寒梅放萼新。玉宇璚楼腾紫气,很山雁塞净红尘。
雪中欲访戴安道,剡曲徒思贺季真。病起暖风吹短鬓,五陵谁是倦游人。
春日中丞刘带川过榕城新筑
劳君一上仲宣楼,举目风尘动客愁。插竹未曾开蒋径,诛茅岂是爱荆州。
汉官剪綵呈春燕,周代尚青迓土牛。聊摘黄楫传腊酒,人传小队浣花头。
赠文选许石城升南太常少卿之任 其二
欲别黄花暮,愁分白雁秋。仙舟下层汉,莱彩照清流。
江隐金陵见,云开玉树浮。高车过故郡,□色石城头。
寺中见桂
可堪一日几回肠,南盻闽云带夕阳。欲寄愁心明月里,春兰秋桂为谁香。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七
河套旧湮豺虎窟,匈奴元是犬羊群。大明日照阴山雪,长汉风生陇碛云。
南岳纪游 其七
桥下水流花片片,前村古寺有天台。相逢不必皆刘阮,他日人传仙子来。
丙寅春日
春迎东郭外,喜过小楼东。天上璇玑转,人间锦绣丛。
碧山春酒绿,玄圃臈梅红。忽忆金银胜,承恩出汉宫。
郑芝田席上对竹
炎天聊涤暑,一过子真家。脩竹横檐出,疏枝倚径斜。
榻前青落枕,窗外翠临纱。坐觉尘嚣远,悠然客兴赊。
次龚云冈宫谕赏莲韵 其一
五陵城曲禁门开,有客看花日日来。迥出金盘承露润,初分玉井倚云栽。
珠玑细细回罗扇,纶綍丝丝合羽杯。试问花神可相待,秋时莫遣晚风催。
元日侍班
叨陪侍从奉天东,袅袅云烟春日红。仕愿君王多福祉,词臣岁岁赋东风。
赠文选许石城升南太常少卿之任 其一
山公为吏部,纶命列清卿。世以文章著,官□礼乐名。
白云秋日思,芳草故园情。春望能相忆,宫莺雨后声。
赠司寇何沅溪致政
谁说二疏闻汉代,清朝复见一人归。春山隐隐新诗社,烟水茫茫寻钓矶。
逸兴欲寻芳草去,闲情秪伴白云飞。分日世路风涛里,曾似先生蚤息机。
丰乐亭 其二
羡此民风何太古,邦人相见每从容。田中滞穗堪遗寡,廪衷多稌合庆农。
酒熟漫寻芳草地,诗成偏在白云峰。紫薇泉畔栖霞客,秪有神交一梦逢。
井梧
井梧飘叶无人扫,更著风吹叠砌深。草木由来惊岁晚,人生莫叹二毛侵。
挽妾陆氏 其二
植根九畹贞心在,今作江南第一花。知汝花神香不断,因风吹入帝王家。
黄廷用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347篇诗文
游东林用韵二首 其一
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 其三
送华鸿山侍讲展省
得胜门外迎孝烈皇后灵
送考功钱景山之南通参
贺莆尹徐季林诞辰 其一
赠座主大司成李渠翁之南雍 其一
小至刻次韵 其一
顾诗人自苏吴来游诸君有东山雅集卷赠之去后始闻其诗逐次原韵
赠丘判州解马还任
招隐 其一
赠水东闵太史年兄督学三晋 其一
赠郭锦衣跃泉 其三
过吕梁洪 其一
中秋雨约不遂
赠刘鄂驾古冈之任夔州兼省觐 其一
题尽
湘潭午节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 其一
春日送陈主教 其一
送大行李浔江使齐归省 其三
钓台 其五
赠矢田王谏议归养
送友人出郭 其二
次张学士水南见赠韵
赠祝九山以户部尚书郎为德府长史 其一
赠山东巡抚王思质
赠东谷之南归 其一
为李东冈都谏题双寿 其二
寄适 其三
骏马逐电赋以赠友人之官电白
丰山同侍御蒋毅所别翰撰陈环江再叠前韵 其二
题棕庵 其一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 其十
袅袅旌
次始祖唐御史文江公游囊山韵
赠刘带川兵宪延绥 其一
丁巳九日同寅卿卢涞西戴晋庵登高四首 其一
寿图 其三
海隅真隐 其一
门士俞应和出守处州道由滁阳留之信宿志喜 其一
龙潭 其三
巡江周监察及溪按滁志喜 其二
秋日偶作
赠友人作邑吴中
赠一山邹宪长之任河南
乙丑冬重过古囊 其六
斋居对雪次钟石学士韵 其二
赠孙宗禹尹永丰 其一
九日饯友人出郭纪游次韵 其二
登君山次韵四章 其四
谒武穆庙次壁间韵 其一
衡守蔡白石月夜见过赋此别之
题方洲
次宗伯张玉溪斋居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