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廷用
翠微分半榻,胜托此真缘。披草寻龙藏,过溪饮虎泉。
香花萦下界,脩竹出诸天。忽忆同游者,浮生殊可怜。
送大行李浔江使齐归省 其五
三月青门柳色新,西郊相送转情亲。知君使节经过地,楚水吴山俱是春。
海隅真隐 其一
禹甸佳山水,仙家此卜邻。烟波随钓艇,霞谷可樵薪。
读罢锄云晓,诗成觅草春。息心荣利外,清世一高人。
丁巳中元过济上同友人户部主政袁民悦饮南池次鹅湖公壁间韵 其一
醉酒高楼上,何人是谪仙。河流犹旦旦,月色自年年。
槐露沾珠履,莲风入绮筵。朋情殊未已,捩舵促行船。
蟠桃 其一
百颗蟠桃今几时,浪传此植自瑶池。秋风不者仙家树,春色年年入酒卮。
次宗伯张玉溪斋居 其一
清昼閒云一鸟过,东风摇飏数槐柯。词林喜动阳春曲,睿藻惊传瑞雪歌。
璚宇瑶坛连紫极,琅函宝箓按玄科。知公心与宸衷合,寒向青黎鬓欲皤。
赠会稽尉
夜雨清烦暑,燕河长碧流。柳堤夹道上,花邑大江头。
涛白镜光见,峰青宝气浮。为探神禹穴,司马欲东游。
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 其四
神驭中天十二州,九关虎豹起重楼。雄图俯瞰乾坤合,王气常看口夜浮。
仙侣云间丹凤曲,都人马上黑貂裘。登临谁似清朝客,王谢当年总漫愁。
赠太史李石鹿奉诏省觐 其一
汉廷射策谁能似,早擅文章董贾名。久待金门同谒圣,亦曾春省共登明。
论交知己难为别,赐假宁亲不计程。青鸟已传双白发,再逢甲子总含荣。
赠郭锦衣跃泉 其三
羽箭貂裘白马肥,平明入直紫金闱。晚来花底喧歌吹,曾识汾阳见虏归。
蒋侍御毅所尊公以大尹致政寿日寄贺
忽传海外来青鸟,行庆杯中映紫霞。芳草伴人频作客,白云何处倍思家。
已知陶令归餐菊,犹似潘郎学种花。遥想鹿门当此日,含情游子在天涯。
壬寅十月再会同年陈戚畹宅 其五
少别成经岁,重逢尚问年。登龙瀛海近,倚马汉宫连。
日色临双掌,阳光动八埏。愿陪芳躅后,长立泰阶前。
赠东谷之南归 其一
嵎夷地近受阳赊,十载辞家忆物华。昨夜东风何处是,谷前谷后已春芽。
寄适 其三
自从结发侍君王,白首论心在建章。忽忆绮园芳草绿,赏心无计付春光。
癸亥正月既望先大夫思轩公忌辰志感 其二
我今之年六十金,岂意倭奴绊此身。罗汉松楸何人扫,百年堪恨不生辰。
题棕庵 其二
都门大隐喜看山,鹤榻时横梵宇间。风动数声棕叶响,却惊清昼梦魂閒。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 其二
当轩酌酒酹花神,愿得年年对此辰。莫就开时看早暮,枝南枝北总芳春。
司成沈十洲守制家于河之浒丁巳夏佞讯至诸监司招之入城公义不往捐 ...
避寇人民半入城,淮流呜咽亦含情。捐金募士擒生合,仗剑临戎杀气横。
天上风云应是阵,山阳草木转皆兵。两河从此无烽火,何必燕然始勒名。
次始祖唐御史文江公游囊山韵
古寺荒烟重,溪流脉脉斜。红花冲暮雨,白露点晴沙。
慧窟犹唐月,禅心似汉花。谁期千载下,依旧属吾家。
登君山次韵四章 其一
闻道君山是胜山,直于今日破愁颜。西分王气峦层出,东入江心海不还。
缥缈烟浮城郭里,徘徊月上斗牛间。堂开浮远青云近,此是朝天第几关。
赠郭锦衣跃泉 其一
汉将少谈云鸟阵,禁廷新拜虎符臣。秋天白日明戈戟,罗绮轻骄跃马人。
黄廷用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347篇诗文
袅袅旌
龙潭 其三
送宾南李丞之张桥
驾往西陵 其二
挽妾陆氏 其一
赠友人作邑吴中
题慈养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 其二
登君山次韵四章 其二
寄适 其四
送钱南湖任楚雄
赠密云令
九日饯友人出郭纪游次韵 其一
九日送友人还莆 其一
寅卿赵柱野督牧江南中秋有怀
戊申元日次韵
次龚云冈宫谕赏莲韵 其一
刘泗州邀饮弘善寺次太仆侄孙韵 其四
赠刘带川兵宪延绥 其二
蟠桃 其二
过吕梁洪 其三
书西厅小亭 其二
次张学士水南见赠韵
题地师柯月潭册子 其一
中丞刘带川招福州西楼观竞渡 其二
赠见江苏谏议承恩归养
赠刘带川兵宪延绥 其一
途中遣德 其二
游九鲤湖纪兴 其三
醉翁
题棕庵 其一
颂戚南塘平寇
赠张龙坪尹归安兼省觐
七夕雨席上次陈平冈太史韵为 其一
次院长后九月十日对菊
岐头楼上 其三
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 其三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 其一
送华中翰奉使 其一
赠张白河年兄出守汝州
南岳纪游 其九
送华中翰奉使 其二
为参军郑以材赋双亲荣寿 其一
贺莆尹徐季林诞辰 其二
赠给事方奎山谪休宁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 其一
爱春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 其一
饮成国朱公南庄 其二
赠太史裴内山册封省觐
冬至院中斋宿次张学士水南韵
次宗伯张玉溪斋居 其二
宪伯东村兄游紫岩有怀用蔡忠惠韵寄惠赋此答之
赠文选许石城升南太常少卿之任 其一
游东林用韵二首 其二
赠徐蒙泉主教慈溪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