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廷用
□□□□□□□,□□□□□□□。□□□□风雨急,枝头尽湿泪痕红。
同张仆卿登云龙山
经岁相思几断肠,谁期今日共飞觞。乍逢未暇论心事,不觉登临喜欲狂。
百道河流全带雪,万家烟火半斜阳。春宵并驾云龙上,直北星辰是帝乡。
紫霄用韵
巉岩孤寺倚中霄,伐鼓鸣金尚早朝。长占山光茅搆屋,平分野色竹为桥。
凭谁作主惟看月,看客频来亦惧潮。沧海几更尘世在,山灵何意晚相招。
回雁峰竹院口占 其二
欲截一枝鸣凤吹,无端风雨忽萧萧。琅玕满地无人扫,遗却蓝田春日遥。
赠西塘之任雷州 其一
十五年来客帝乡,都门时有祖筵张。不知折尽河桥柳,曾立东风独断肠。
游东林用韵二首 其二
病馀还觉冶游劳,风景悠然思转豪。水绕林深山日隐,洞开云净海天遥。
浮生枉试腹中剑,尘世空藏笑里刀。我愿晚阴分石榻,英雄谁复说孙曹。
贺莆尹徐季林诞辰 其二
珠履三千来进酒,夕阳帘外吏人稀。此时何幸神明宰,俄顷若回世事非。
专邑岂滋九里润,他乡得喜万人归。循良汉传谁能似,露下天高一鹤飞。
赠鄱阳令沈文岩省觐
仙凫未下舟霄去,海上先传青鸟音。五代相看春色早,一堂偏受圣恩深。
吴门芳草生新思,南国甘棠结素心。秪是承家知不忝,尊前聊赠越人吟。
对莲 其一
山下池开半亩莲,香侵翰墨度帘前。夜来风雨何相妒,溅落荷一碎却圆。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 其二
当轩酌酒酹花神,愿得年年对此辰。莫就开时看早暮,枝南枝北总芳春。
朱晦庵墓道有述 其一
连朝得得冲寒雨,何处青山起白云。洞里故留飞鹤迹,岩中犹隐卧龙文。
九峰树色如相挹,百道溪流不可闻。歇马嘉禾寻故事,石桥无语立斜曛。
蒋侍御毅所尊公以大尹致政寿日寄贺
忽传海外来青鸟,行庆杯中映紫霞。芳草伴人频作客,白云何处倍思家。
已知陶令归餐菊,犹似潘郎学种花。遥想鹿门当此日,含情游子在天涯。
挽妾陆氏 其二
植根九畹贞心在,今作江南第一花。知汝花神香不断,因风吹入帝王家。
嘉靖巳亥南巡歌用韵 其二
黄泥千里筑新坡,忽入大堤闻楚歌。声落湘江春水绿,归心日夜忆天河。
过邯郸 其三
我轻万里游都下,自笑驱车六月忙。百岁光阴浑一息,欲传真诀竟茫茫。
冬至院中斋宿次张学士水南韵
高楼杰阁禁城重,履庆斋居列馆东。翠柏树深行白鹤,黄钟律转室苍龙。
春回缇室长迎日,地切蓬山冷驭风。子夜静看霄汉上,璧珠光映九垓中。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六
丈夫弧矢靖胡尘,白日长悬报主心。可惜单于来款塞,汉廷犹自议和亲。
送两溪骆太史病告 其一
十载词林依玉树,一朝卧病解朝缨。秋风剑佩归时早,水国莼鲈梦里清。
花绕潘舆春欲醉,天连魏阙日关情。临行不住东流急,目断閒云江上横。
楼上对月 其一
银汉无云霜月白,拥书不寐独登楼。庭前半落空山影,纵有芳尊柰尔愁。
赠王挥使袭职
皇明高帝平疆宇,论列麒麟尔祖同。弓剑百年仍旧武,貂珰几代出元戎。
报恩自许平生是,斩虏谁知当世雄。昨夜阴山传羽箭,搴旗策马向秋风。
司成沈十洲守制家于河之浒丁巳夏佞讯至诸监司招之入城公义不往捐 ...
避寇人民半入城,淮流呜咽亦含情。捐金募士擒生合,仗剑临戎杀气横。
天上风云应是阵,山阳草木转皆兵。两河从此无烽火,何必燕然始勒名。
黄廷用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347篇诗文
戊申元日次韵
钓台 其七
赠徐司教
乙丑冬重过古囊 其一
闻车
乙丑冬重过古囊 其六
登君山次韵四章 其四
孙太守环山庄上对芙蓉 其六
巡江周监察及溪按滁志喜 其二
书西厅小亭 其二
郑芝田席上对竹
送徐友赐假南归
登醒心亭
秋日写怀 其一
宪伯东村兄游紫岩有怀用蔡忠惠韵寄惠赋此答之
病中奉酬老东垂问 其二
次张学士水南见赠韵
总制胡梅林西湖作主
赠东谷之南归 其二
次宗伯张玉溪斋居 其一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二
楼上对月 其二
岁暮病中次司勋侄韵 其一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七
赠刘带川兵宪延绥 其二
次院长后九月十日对菊
古囊寿藏 其三
井梧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 其一
九日送友人还莆 其一
赠太仆卿君辩侄孙告省南还 其一
龙潭 其三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 其一
送友人出郭 其一
驾幸西陵 其四
钓台 其五
骏马逐电赋以赠友人之官电白
元日侍班
门士俞应和出守处州道由滁阳留之信宿志喜 其一
赠休宁令便道省觐
丰山同侍御蒋毅所别翰撰陈环江再叠前韵 其二
丁巳九日同寅卿卢涞西戴晋庵登高四首 其三
钓台 其四
南岳纪游 其九
七夕泊舟清源 其一
次龚云冈宫谕赏莲韵 其一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 其四
挽妾陆氏 其一
次宗伯张玉溪斋居 其二
再叠前韵答蒋侍御 其二
门士俞应和出守处州道由滁阳留之信宿志喜 其二
寺中见桂
赠祝九山以户部尚书郎为德府长史 其二
贺莆尹徐季林诞辰 其一
送宾南李丞之张桥
送吴醴泉王槐野二太史春祀
题方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