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辰溪晚发二首 其二

辰溪晚发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息鸟争枝定,孤舟避暑行。客忘竽瑟好,石弄鼓钟声。

雷斧惭虚假,星枢望独明。浮生鲜扃钥,魑魅哂摅倾。

诗人黄衷的古诗

苦雨和缓斋

明代 黄衷

钟鼓声微不报晴,坐知江涨夜晴生。看云都是因风起,占毕应嫌背月行。

厌胜玄庭闻水咒,忍嘉牟陇切农惊。城阴欲捣虞山庙,可是词衡怯柳争。

矩洲观绯桃简李璧山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池上丛桃似献新,绯英灼灼竞新春。闲堂对客岂无具,近社携醪也自醇。

隐树流莺时扑蝶,葺巢回燕惯逢人。襄阳耆旧那堪问,李白曾惊笔有神。

白沙村

明代 黄衷

杀人杀马满山腥,烧屋烧村彻晓明。火灭血乾空赤土,沙头今日达官行。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四十二 凫

明代 黄衷

数十眠莎净,多缘化舄飞。白翁云水性,却恋钓鱼矶。

落齿和坡山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齿落岂遽衰,便如月望六。圆影或暂亏,清光尚九服。

蔬厨茹紫甲,岂必花猪肉。愿母废笑歌,世事釜中粥。

赠林小泉中丞开府畿内

明代 黄衷

才名雄自敬皇时,甸服真堪托保釐。七泽风雷随鼓角,三关云鸟动旌旗。

莱公锁钥君何重,范老江湖我独衰。二十年前文酒地,塞鸿汀芷各天涯。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七 山茶

明代 黄衷

丹蕤攒宝相,此种贺州来。千叶滇南白,都非越客栽。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十六

明代 黄衷

冬郊香雪破梅花,春郊桃蘤烂晨霞。病叟清狂销不得,倩人扶起踏晴沙。

上新河送时雍少参兄

明代 黄衷

都门终日望旌旗,忽到都门又别离。未慰亲情惭唤弟,每承高谊喜兼师。

旧谈积水灯悬久,宦舍濒江棹发迟。唯有北风堪送客,楚天何处附遐思。

题李源书院

明代 黄衷

引涧栽花逐路新,东风篱落逗酣春。天鸡惯狎谈玄客,山犬长迎问字人。

绛帐生徒闲爵里,紫阳灯火旧比邻。故家三万牙签轴,莫等悠悠纸上尘。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四十六

明代 黄衷

草木无言亦有情,并花连理总春荣。数残归雁无单影,想为芙蓉落化城。

夏至矩洲书事

明代 黄衷

西林朱景初迎至,结夏清禅亦未过。红糁落花三径雨,绿翻荣稼一川波。

将雏燕舞晴偏媚,求友莺声晚更和。贷粟溪农休涕泪,寰中乐事本无多。

古楠

明代 黄衷

山人报我得古木,芳脂滴血楩楠香。万牛直驱万仞表,青铜古石盘穹苍。

风雷有时战斤斧,氤氲融液成文章。千年魑魅递呵守,精灵上应青龙光。

孤根正尔中隆栋,况有岐干堪修梁。冲涛逆浪献大内,天颜一笑嗟贞良。

左绳右引足艺巧,涂金抹綵仍煇煌。清丝妙竹被落宴,子孙千亿歌斯干。

谛思物理煞有数,短篇未竟还悽伤。磻溪不遇老渔死,楠乎幸免同枯杨。

愿言勿挠保终吉,不然群木徒圆方。

访黄宪墓

明代 黄衷

道气终窥千顷陂,贤流得拟子渊宜。人间师表今安仰,梦里形神倘见之。

姓氏吾惭江国远,王纲公际汉风移。修灵恐逐堂封尽,未奠蘋花空所思。

题苏碧厓渔樵问答图

明代 黄衷

太古识奇逸,厥惟渔与樵。溪山惟邂逅,款语递昏朝。

问樵从何来,神山道迢迢。屈指数五岳,掌上扬峦㟽。

钝斧格熊豹,肯问猲与獢。扶桑讵足采,邓林几回凋。

烟霞饱素癖,攲枕调山魈。闻君樵风远,谱陈渔乐饶。

群溟泳九有,天池剧逍遥。举网罩明月,星辰纷荡摇。

灵鳅毙巨壑,彗孛应层霄。蚌蛤自么族,弦望占盈枵。

吾方證玄化,谁云慕鲿鲦。公乎珍惟本,胜社知何朝。

闲堂对盘薄,颢气浮纤绡。謦欬宛历耳,眉须宛仙标。

林姿澹转媚,欻见祛烦歊。毋庸浪开箧,燕石争琼瑶。

陶中丞惠历口占当谢

明代 黄衷

宝历遥烦使者轩,梅花村里访衡门。人间甲子年年改,何处看春似杏园。

送顾开封谪全州次刘西安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湘流清浅晓飔平,舟发东方尚平明。万里若为伤此别,几人能不负平生。

江湖白鸟愁君处,风雨青山逐客情。惟有汩罗传赋咏,遐荒犹得儗贤声。

次韵答潘希召

明代 黄衷

散发行追□所凉,映花偏似锦溪堂。缁冠遂乞青霞境,綵笔曾登紫殿廊。

石室几年收野史,诗坛何地着清狂。欲知浩兴还多少,试与辰江约短长。

西台壮丹和储柴墟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朱轮冲雨尚频过,春色晴华更几何。南国风流聊复尔,东都名胜已无多。

评香不独齐芳杜,附艳无因学女萝。若使相君长献御,黄缯先系向阳柯。

山翁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白发萧萧覆领头,瓦瓶无酒几曾愁。人间一醉寻常醒,懒学先生向妇谋。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