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壁山正郎惠藤州桑寄生酒谢以二首 其二

李壁山正郎惠藤州桑寄生酒谢以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虎骨蒲须浪奏功,清芬那有此醇风。拜嘉不报空馀愧,镇日衰颜满镜红。

诗人黄衷的古诗

新店驿和竹溪

明代 黄衷

滇水南天亦尽头,偶从汗漫续兹游。马谙驿近蹄方疾,山到春酣翠欲流。

竹叶掌中聊引满,桃花洞口暂淹留。杜陵镜里韶华在,荣路无劳羡八州。

代和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天问他年嗣楚音,巫咸不语夜将临。玉盘何意频圆缺,瑶海无凭谩浅深。

入省独摇惊吏笔,盖棺安死济时心。一经堂上多良冶,肯负金缕尺只簪。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十五

明代 黄衷

渔人晨网集寒塘,赪尾苍鳞总是伤。不见大鱼乘浪去,五湖风雨正茫茫。

庆丰庄成

明代 黄衷

新营环堵接新畬,门巷春风处处花。虚廪自今希有岁,老农何得叹无家。

悬知地僻堪区芋,总为池深足沤麻。准拟榕阴开一社,鸡豚祈报亦繁华。

承坡山东郊之约借马日昃不至

明代 黄衷

东郊雨后更芳华,出郭无过二里赊。石径尘收凡界远,绳枢星散野桥斜。

闲情未少青林寺,并辔何曾白鼻騧。日夕有怀空徙倚,寂寥无奈瀼西家。

移梅四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谁题香雪小林轩,五出先冬已破暄。不是花神催淑景,更于何处问调元。

春官旧寅见期牛首之游不果赴

明代 黄衷

紫骝嘶断杏花烟,佳丽无如二月天。谩爱东曹兼吏隐,不堪南郭负仙缘。

流尘定锁题诗处,老衲应论借榻年。遥指聚星空怅望,芙蓉高閤化城边。

丙戌腊八阻风策口

明代 黄衷

江路邅回还策口,簿书傍午且口颠。光阴流转此何日,郡邑嗷嗷非有年。

隔舸香糜晨馔玉,挟风残雪昼飘绵。土阶蓂草孤根老,望断青阳楚岸边。

开门

明代 黄衷

啼蛄伸蠖晓酣时,树底游丝罥时丝。劲薤含风垂篆籀,嘉蔬瀼露裛琉璃。

病容久谢陶翁酒,懒性长抛董子帷。幽致满前还独赏,海棠枝上啭黄鹂。

缓斋歌

明代 黄衷

人生快意苦不早,恰有高斋名得好。翕辟长虚众妙门,碧阶春动元公草。

玄机不疾还自速,七十二候年年足。邯郸道上枕边逢,到了功成黍先熟。

缓时终见鬼神情,世人未解徒相惊。露花朝在夕照地,佳木排云阅代成。

汇如沧海泳九有,岂必奔流沙石走。又如大旱望霖雨,渴壤徐滋甘沫透。

斋中有客手霹雳,驱江转岳无遗力。高明直济佩韦风,张弦却笑安于棘。

古槐斋外黄沙路,数里逶迤接天去。宫烟翠拂九关开,千骑火城看矩步。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八 紫薇

明代 黄衷

惯得誇明丽,曾依画省郎。几枝斜映水,浮弄紫霞光。

答郑凫溪

明代 黄衷

衣屦南归早避贤,俸钱先尽种贤田。悬知盛赏西京日,绝胜移栽上苑年。

比向戎葵何浪尔,名同芍药亦天然。佳篇未得琼瑶报,万朵期看锦树连。

次韵赠耕隐

明代 黄衷

闲逐农谈度岁华,古风应似晋元嘉。山鸡可狎凫将子,郭索初肥稻有花。

秋秒徵桑为井税,春来插槿别邻家。凭君莫问市朝事,沙上萧萧蓬倚麻。

南亭驿和韵

明代 黄衷

饥鹰得食飏不搏,老狖知风悲复啼。江栖数口菜根尽,山樊二月桃花低。

画船急榜候吏走,白板返扃无客题。揽衣中夜看弧矢,破镜已挂寒岩西。

题李都阃履历七首 其六 姚源洞

明代 黄衷

十里黄埃羽骑来,中宵飞逻栅门开。鸣笳拥彻元戎帐,报是生擒浩八回。

丁丑中秋玩月和合溪

明代 黄衷

尘世清光重此时,夜晴那惜倚阑迟。槎通银浦客何去,秋遍唐宫人未知。

轮转高山看桂满,席妨深树命樽移。酣歌不作西岩望,神魄休疑我是谁。

病足初愈散步小院命洗竹五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虚劲钦孤操,狂丛浪自多。讵忧风露损,方寸有萦萝。

送白斋归隐

明代 黄衷

隐君卜隐何山深,四明刺天青竹林。尊边纵客问同异,世上无人争古今。

日高未栉先开径,桃郎惯识平生性。入手莼丝紫雾轻,不须更把长镵柄。

白首知君愿不违,苧衣如雪天风吹。镜湖一曲太有限,柔纶千丈东溟垂。

闭关长在衡门里,休观邸报通朝市。黄石毋要圯下桥,赤松尔待云端寺。

进衔才带紫薇台,花欲飘零烂熳开。腰章不称笋皮笠,误领当时一鹤来。

陶令孤高五株柳,送君不及空挥手。十月樵风未可期,予舟欲向扶胥口。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二十三 荔枝

明代 黄衷

自冠莆阳谱,还栽野客家。所希收令实,未恨少名花。

荒园伏枕承丫山过设兼侑以诗奉答四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正讶春阴逗午光,开筵醪馔列珍行。衰予未怨山斋冷,乐得清贤气味尝。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