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入京寄子章弟

入京寄子章弟

明代 黄衷

王河堤畔觅驴骑,王述形容果骑谁。食断桂烟蚨母尽,书过梅雨雁奴迟。

缁尘荏苒迷翔鹭,缃帙凋零负铸龟。欲向铨衡乞閒散,南曹衙退有幽期。

诗人黄衷的古诗

答彭给舍

明代 黄衷

西川富名迹,士也多卓谊。夕郎矫矫姿,振履足馀地。

声吹玉垒云,思掩金闺吏。拟之古铜镜,持以照妖魅。

严程下巫峡,观者日鳞比。伏枕一见之,使我发潜愧。

肆口论疮痍,恻恻念枯瘁。遗我刀圭方,琼玫不足譬。

感兹眷切怀,冻席失沉痹。细玩蕲水章,衰颜动春睟。

再赠三峰

明代 黄衷

满林梧竹弄秋声,芳菊岐亭未放英。霜晓楼船迎度雁,山城衙鼓报迁莺。

九霄戎马抡才日,一道琴书入省程。野客江湖还伏枕,停云歌动不胜情。

野意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孤村亭午起炊烟,龙眼花繁似去年。蒿雀定应知我浅,惊飞时落涧西田。

楚邸高远堂试灯

明代 黄衷

楚苑长春胜,宗贤雅道遐。清尊馀醴酒,芳树始梅花。

兴卜欢娱夜,文追典丽家。歌钟催景色,星月避灯华。

火技呈新制,金铺缀落霞。共怀安物泰,不但乐宾嘉。

题李都阃履历七首 其六 姚源洞

明代 黄衷

十里黄埃羽骑来,中宵飞逻栅门开。鸣笳拥彻元戎帐,报是生擒浩八回。

龙头岭

明代 黄衷

龙头岭上鬼火青,虎榜山前昼晦暝。小妇江边号欲绝,郎君被杀祭狼星。

挽淩江萧处士

明代 黄衷

白猿峒下感秋人,梦断塘蒲掩人巾。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

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

次韵送缓斋大贺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桂岭看南尽,蒲帆向北开。重兹临别意,不忍更登台。

迎春和俞四府

明代 黄衷

□□呈岁错时羞,戢戢芹芽胜羞钩。此日有花迎曙色,谁家无力控春愁。

东郊鼓角青皇令,上国楼台綵树头。邑里总祈宽大诏,物华浓处是宸游。

和絅庵遗笔四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小閤花枝渐碍冠,江乡高誉尚曹官。书麟始断周删述,问鵩真灾汉治安。

月满梁间疑可见,精还箕尾恐芒端。救滨万里澄清辔,莫恨台司副愿难。

濛里渡口候林伯乔舟不至

明代 黄衷

倚楫联樯上下滩,棹歌声入小长干。回看独泛仙踪渺,谁念同游客思阑。

远水人归空野渡,古祠龙去有荒坛。雨馀更向孤蓬望,几点渔灯逼暮寒。

和絅庵遗笔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闻于习静得观颐,弄野云姿思与迟。濡沬早敷千变泽,览辉曾见九苞仪。

堂灯风雾孤凭几,墓木星霜几执规。八极有神应驭气,不知何路逐安期。

过象棋滩和合溪

明代 黄衷

潦涨秋江失旧涯,石穿枯柽见浮槎。林端禽语人烟寂,天上船来客路赊。

未许新霜催碧杜,渐看明月映苍葭。烧痕晓遍青峰脚,报道山猺种晚畬。

独坐七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幽园不雨动旬馀,小甲残蔬晚未舒。候月占霞浑不验,密云消息复何如。

弄笔二绝句 其二

明代 黄衷

柳破融风淡不寒,曾偷青眼傍雕栏。朱帘半捲花如雪,燕子巢成春已残。

入京寄子章弟

明代 黄衷

王河堤畔觅驴骑,王述形容果骑谁。食断桂烟蚨母尽,书过梅雨雁奴迟。

缁尘荏苒迷翔鹭,缃帙凋零负铸龟。欲向铨衡乞閒散,南曹衙退有幽期。

落齿和坡山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我读落齿诗,颖尾老欧九。漱泉吟不妨,崩山势何有。

熊车载二馀,尚足荡群丑。而况豪俊贤,且歌将进酒。

次韵答高吾见赠

明代 黄衷

东山隐逸还清望,南楚疮痍旧拊搔。落笔惯看飞鸟劲,出林时讶箨龙高。

将依五柳延三益,懒发孤樽侍二豪。著述最关经济事,牙签万轴座周遭。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八 紫薇

明代 黄衷

惯得誇明丽,曾依画省郎。几枝斜映水,浮弄紫霞光。

医僧

明代 黄衷

桂岭气恒燠,平陆湿以卑。我行三阅岁,瘴疠夺清姿。

不虞子春忧,一蹶几如痿。华扁骨已朽,奇疾世罕知。

出滇复入楚,药物随土宜。迩来渐有瘳,终觉筋力衰。

头簪便拟掷,家山长梦思。趋立天苟限,安用登临为。

今年西走蜀,逢僧乃良医。方制岂泥古,针砭宁谩施。

药性本草外,潜神得黄岐。为煮金匕剂,如濯炎乡腄。

长风扫宿翳,老叶辞新枝。病根自此拔,奔马行可追。

我欲竟其术,诀秘难赘词。白粲固微饷,道色终相訑。

医家百蹊径,一一堕樊篱。济人不责报,此义良可推。

袈裟日挂壁,静业还精持。岂常屡折臂,改服沦于缁。

十旬闭我户,有涕双涟洏。疮痍日满眼,垂老惭剃髭。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