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友人山家次韵

过友人山家次韵

明代 黄衷

溪斜径曲草堂开,竹上题诗记鼎来。小隐山前多逸迹,閒居赋后有遗才。

白云远逗升仙石,紫气晴分拜汉台。坐向晚田贪野色,一声横笛隔烟回。

诗人黄衷的古诗

感岁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一犁黄犊少逢年,糠籺谁知未年天。铜鼓几家还夜燕,□蓬孤屿有朝眠。

仙槎自逐苍龙上,野席长浮白鹭边。乳下小儿人不售,寡妻号绝社仓前。

秋兴和郑希大 其四

明代 黄衷

阿云游洛岂知回,凉月酣歌影自陪。江树到秋惊绿叶,野人岐路认苍苔。

闲情独坐吹萧步,古意曾登□马台。对客不妨频命酒,稍堪真率醉边来。

次韵答东嵎云巢二宪伯七首 其五

明代 黄衷

狂爱童儿画纸文,离离关眼暗相分。双奁若许当长日,合筑棋坛拜冠军。

藏书

明代 黄衷

鄙儒昧世机,未老身已退。敢辞并日餐,迂怀委书队。

俯默追昨非,信有韦可佩。散帙满虚床,或者疑作魅。

惟此沮洳乡,虫鼠恣残溃。炎伏更涹浥,僮仆频曝淬。

漫检天坠馀,笔札费抄对。力贫建重屋,匦箧得佥载。

值抱孝先癖,一枕连朔晦。经旬不涉卷,隐几动长忾。

乐天架千轴,颇恨无可诲。何如且缄藏,谁能置纤芥。

追和野亭八咏 其二

明代 黄衷

人见骑驴出近郊,祇馀一亩待郊茅。鲁墟自后无□渡,阿閤从前有凤巢。

满眼江河嗟世路,到门宾客□时交。文章老去犹经济,谁羡杨雄著解嘲。

院北池亭次韵留咏诸公

明代 黄衷

月槛风扉夏不扃,台端谁信有闲亭。一泓止水涵天净,无数繁花得雨醒。

江汉迢遥通凤沼,乾坤浩渺失鸥汀。坐看三楚还形胜,知是神州几翰屏。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二十四

明代 黄衷

寰中几个闻鸡起,江上千艘缚鸭回。山鬼见时应冷笑,不知献颂有人来。

安普道读淩溪子述咎十绝句

明代 黄衷

至宝无横弃,泥涂有良规。泥涂涂可即,至宝忽在兹。

别子逾十稔,万里见子词。皎皎照我室,微子谁复为。

念子涂能见,涕泪双涟洏。关山多鬼蜮,子行仲春时。

下岂有坎坷,上岂有崄巇。卉木已蔚荟,子岂履其危。

长风羽翎健,朝举夕九维。久闻息淮海,何以谢暌离。

愿言崇令德,岁晏以为期。

挽钟紫村

明代 黄衷

意气平生盖万夫,伤心千古恰须臾。郎官虽贵才终负,文字堪传道未孤。

堂上自怜慈母老,眼前吾恨友人无。岩霜九月空荒草,谁送刍灵返瞑途。

挽淩江萧处士

明代 黄衷

白猿峒下感秋人,梦断塘蒲掩人巾。文藻旧齐梁太子,家声遥系汉宗臣。

鱼肠蜿蜿铜花冷,马鬣累累石笋春。莫恨无人昌世绪,青袍今是席中珍。

营佳城庄

明代 黄衷

松柏萧森更郁葱,卜从端在若堂东。万家谩有通侯邑,一亩徒营宿草宫。

灵鹤有人闻独语,箨龙先雨报成丛。老儿读罢泷冈表,不觉如泉涕泪红。

东山宅题沈卿小景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去住悲胡燕,低飞趁泽鷮。江南秋色早,幽意满风苕。

叠前

明代 黄衷

满拟芳郊看报春,止缘冲雨向因循。阶除书带只如许,门巷桃符已换新。

着体不妨绒袖薄,醺颜应怯羽觞频。草堂人日哦清韵,真荷高情重转钧。

邹贞妇词

明代 黄衷

柏舟泛泛即平生,破镜犹含古月晶。糜椀丰年仍菜色,绩灯寒夜且虫声。

穷愁不折乾坤气,慈节终悬岭海名。谁道丈夫持世教,白头曾见五朝卿。

题高吾院长特恩堂

明代 黄衷

桃花流水绕斯干,曾上元龙旧肯堂。日月共悬天上语,风云重殿楚东方。

自堪国士酬知遇,定与邦人作典章。家庆不妨繁复纪,凤毛千仞会飞翔。

野意四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孤村亭午起炊烟,龙眼花繁似去年。蒿雀定应知我浅,惊飞时落涧西田。

初至霅上斋阁对雪

明代 黄衷

阴浓晴淡积旬馀,电晦雷潜雪意舒。瑞气共占为霰后,神功谁道作霖初。

煖回玉树晨犹合,风入苍筠夜渐疏。更向水晶宫里见,寒光知与月何如。

送刘伯儒总宪广东

明代 黄衷

湘汉真看意气多,别怀其奈杪秋何。京华公望牂牁起,海曲春光滟滪过。

共喜邦人依斗岳,未嗟吾道付江河。柏台栖凤知无日,自有淩霄玉树柯。

次韵高吾园亭杂咏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青野缁尘暂隔开,春潭真爱绿如苔。雨过林杪神鸦噪,花动离根鬼蝶来。

题李水部月殿秋香卷

明代 黄衷

万里桐风吹素天,清虚楼閤澹娟娟。人间谩爱凉如水,枕上空疑夜是年。

兔影斜涵丹桂陌,鸾声细落白榆烟。晚来斗帐寒香透,只恐萧郎骨已仙。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