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译文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注释

注释
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这是组诗的第二首。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
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诗人朱熹的古诗

仙霞岭

宋代 朱熹

道出夷山乡思生,霞峰重叠面前迎。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衢眼更明。

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客子归来春未深,祇应寒雨罢登临。闲窗竟日焚香坐,一段孤明见此心。

见梅用攀字韵

宋代 朱熹

年来羞把玉梅攀,万树争春我独顽。只有颠狂无告诉,诗肠欲断酒肠宽。

杉木长涧四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我行杉木道,弛辔长涧东。伤哉半菽子,复此巨浸攻。

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

压溺馀鳏孤,悲号走哀恫。赙恤岂不勤,丧养何能供。

我非肉食徒,自闭一亩宫。箪瓢正可乐,禹稷安能同。

朅来一经行,歔欷涕无从。所惭越尊俎,岂惮劳吾躬。

攀跻倦冢顶,永啸回凄风。眷焉抚四海,失志嗟何穷。

杜门

宋代 朱熹

杜门守贞操,养素安冲漠。寂寂閟林园,心空境无作。

细雨被新筠,微风动幽箨。聊成五字句,吟罢山花落。

浩然与谁期,放情遗所托。

立秋日同子澄寺簿及佥判教授二同寮星子令尹约周君段君同游三峡过 ...

宋代 朱熹

抗尘几何时,猿鹤共悲怨。岂知朱墨暇,乃适山水愿。

兹晨秋令初,休沐谨邦宪。佳宾忽四来,英僚亦三劝。

驾言北郭门,谢此旟隼建。散目山崔嵬,纵辔路脩蔓。

凭栏快倒峡,跻壑困脱挽。追攀林樾深,欢喜脚力健。

登高眺远浦,众景争自献。何必仍丹丘,径欲凌九万。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 ...

宋代 朱熹

夜吟招隐诗,月落寒泉井。自非千载人,谁与共清景。

散发心朗寥,凝神味渊永。功名恐相期,富贵非所幸。

云谷二十六咏 其三 瀑布

宋代 朱熹

峰回危径转,垂练忽千寻。不为登山倦,踌躇秋涧阴。

买船至演平拜建康刘公墓下遂入城假馆梅山堂感涕有作

宋代 朱熹

维舟新历口,步上秣陵阡。高丘忽嵯峨,宿草迷荒烟。

拜起泪再滴,哀哉不能言。驱车且复东,借此虚堂眠。

念昔堂中人,经营几何年。一旦舍之去,千秋不言还。

露井益清渫,风林更修鲜。思公独不见,涕下如奔川。

感慨西州门,怆悢山阳篇。晤叹日隐树,悲歌月当轩。

堂堂忠孝心,终古谅弗谖。尚与吴门子,归来故山巅。

长溪林一鹗秀才有落发之愿示及诸贤诗卷因题其后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贫里烦君特地过,金襕谁与换鱼蓑。它年云水经行遍,佛法元来本不多。

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 其二

宋代 朱熹

昔我抱冰炭,从君识乾坤。始知太极蕴,要眇难名论。

谓有知有迹,谓无复何存。惟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

万化自此流,千圣同兹源。旷然远莫禦,惕若初不烦。

云何学力微,未胜物欲昏。涓涓始欲达,已被黄流吞。

岂知一寸胶,救此千丈浑。勉哉共无斁,此语期相敦。

芗林

宋代 朱熹

东皋溅寒水,西崦饶清阴。南埭奎壁丽,北垞静且深。

入门流绿波,竹树何箾椮。积石象云壑,高堂杳沉沉。

左通云水区,右径梅杏林。沼沚共回薄,观台郁差参。

纷吾千里游,发轫南山岑。过门得佳赏,慰此夙昔心。

缅怀企疏翁,岁晚投冠籫。婆娑此涧谷,俯仰成古今。

嗣德世有人,闻道我所钦。相见无杂语,晤言写胸襟。

怀旧复惆怅,命酒聊同斟。饮罢我当去,握手清江浔。

庚申立春前一日

宋代 朱熹

雪花寒送蜡,梅萼暖生春。岁晚江村路,云迷景更新。

山馆观海棠作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景暄林气深,雨罢寒塘渌。置酒此佳辰,寻幽慕前躅。

芳树丽烟华,紫绵散清馥。当由怀别恨,寂寞向空谷。

答袁机仲论启蒙

宋代 朱熹

忽然半夜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若识无心含有象,许君亲见伏羲来。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八 海棠屏

宋代 朱熹

蜀树成行翠作围,花开时节更芳菲。主人梦亦寻春去,栩栩深穿锦障飞。

训蒙绝句 体认

宋代 朱熹

虽云道本无形象,形象原因体认生。试验操存功熟后,隐然常觉在中明。

怀山田作二首 其二 梅花

宋代 朱熹

冰溪流已咽,阴岭寒方结。忽值早梅春,未恐芳心歇。

的皪终自妍,殷勤为谁折。千里寄相思,相思政愁绝。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四 吟哦室

宋代 朱熹

蒲团竹几睡瞢腾,客问君今几折肱。身世两忘无可答,起寻诗句绕阶行。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 ...

宋代 朱熹

高人山水心,结习自无始。五亩江上园,清阴遍桃李。

一堂聊自娱,三径亦可喜。试问避俗翁,何如尊贤里。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