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列岫望西山最正殆无毫发遗恨滕王秋屏皆不及也因作此诗二首 其一

列岫望西山最正殆无毫发遗恨滕王秋屏皆不及也因作此诗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城中望西山,拄颊空朝暮。不到列岫亭,讵知亲切处。

诗人朱熹的古诗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清晨叩高殿,缓步绕虚廊。斋心启真秘,焚香散十方。

出门恋仙境,仰首云峰苍。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

晨起对雨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晨起候前障,白烟眇林端。雨意方未已,后土何时乾。

倚竹听萧瑟,俯涧闻惊湍。景物岂不佳,所嗟岁已阑。

守道无物役,安时且盘桓。翳然陶兹理,贫悴非所叹。

读书.三到

宋代 朱熹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杂记草木九首 其一 天门冬

宋代 朱熹

高萝引蔓长,插楥垂碧丝。西窗夜来雨,无人领幽姿。

丘子服来访道间得古梅折以为赠刘叔通江文卿俱来各有佳句因各次韵 ...

宋代 朱熹

西湖居士寻诗处,今堕软红车马尘。半树横枝空好在,祇应无地觅高人。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二 折桂院黄云观

宋代 朱熹

城中东北望,五老何苍苍。下有前朝寺,一原颇深藏。

门前有涧幽,屋后云木荒。闲窗亦明洁,著此瑞锦张。

更能理枯筇,步上有北冈。仰视天宇阔,俯瞰江流长。

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

试院即事

宋代 朱熹

端居惜春晚,庭树绿已深。重门掩昼静,高馆正阴沈。

披衣步前除,悟物怀贞心。澹泊方自适,好鸟鸣高林。

观黄德美延平春望两图为赋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方舟越大江,凌风下飞阁。仙子去不还,苍屏倚寥廓。

水口行舟

宋代 朱熹

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冬至阴雨

宋代 朱熹

愆阳值岁晏,忽复层阴结。一雨散霏微,千林共骚屑。

端居雨簿领,远意怀幽洁。旷虑守微痾,殊方感新节。

岂伊田庐念,丘垄心摧折。还登东领冈,瞻伫何由歇。

顷以多言害道绝不作诗两日读大学诚意章有感至日之朝起书此以自箴 ...

宋代 朱熹

神心洞玄鉴,好恶审薰莸。云何反自诳,闵默还包羞。

今辰何冬节,寤叹得隐忧。心知一寸光,昱彼重泉幽。

朋来自兹始,群阴邈难留。行迷亦已远,及此旋吾辀。

登閤皂山 其二

宋代 朱熹

一派泠泠台下水,半空漠漠岭头云。祖师成道冲天去,只有无穷受箓人。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九 桃蹊

宋代 朱熹

涧里春泉响,种桃泉上头。烂红纷委地,未肯出山流。

兼山阁雨中

宋代 朱熹

两山相接雨冥冥,四牖东西万木青。面似冻梨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

江月图

宋代 朱熹

江空秋月明,夜久寒露滴。扁舟何处归,吟啸永佳夕。

秋夜叹

宋代 朱熹

秋风淅沥鸣清商,秋草未死啼寒螀。幽人幽人起晤叹,仰啼河汉天中央。

河汉西流去不息,人生辛苦何终极。苍山万叠云气深,去鍊形魂生羽翼。

次林扩之开善避暑韵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山斋几日旱尘昏,欲拂朱弦已惮烦。凉意感君持寄我,雨声花思满胸存。

秋夜听雨奉怀子厚

宋代 朱熹

悄悄窗户暗,青灯读残书。忽听疏雨落,稍知凉气初。

披襟聊自适,掩卷方踌躇。亦念同怀人,怅望心烦纡。

鸣琴爱静夜,乐道今闲居。岑岑空山中,此夕知焉如。

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

宋代 朱熹

县郭四依山,清流下如驶。居民烟火少,市列无行次。

岚阴民至午,阳景犹氛翳。向夕悲风多,游子不遑寐。

我来亦何事,吏乘古所记。奉檄正淹留,何当语归计。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 其四

宋代 朱熹

风高木落晚秋时,日暮千林黄叶稀。祇有苍苍谷中树,岁寒心事不相违。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