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饮洋溪

饮洋溪

清代 黄宗羲

重九已过五日强,菊花消息在茅堂。江山此处无兵马,红紫阶前正艳阳。

甲子差年皆庆历,永和一会尽清狂。篱边不惜分携去,借得寒镵木柄长。

诗人黄宗羲的古诗

过塔子岭

清代 黄宗羲

西风飒飒卷平沙,惊起斜阳万点鸦。遥望竹篱烟断处,当年曾此看桃花。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 其二

清代 黄宗羲

人传星陨日,正是月亏时。流水秦淮咽,黄花篱落衰。

编文后死责,税服礼经疑。泪入三泉下,寒风莫浪吹。

花朝宿石井 其二

清代 黄宗羲

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彻夜风。清气不容尘外虑,好诗多在月明中。

花前闻鸟声偏乱,兵后持杯泪易浓。珍重西窗书甲子,续游何日剪灯红。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 其三

清代 黄宗羲

黄竹浦间几劫灰,祠门正对舜江开。土人不识忠魂返,但讶天边雪浪来。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 其五

清代 黄宗羲

膝下抛离六十年,音容只在梦魂间。塑来未必能相似,尚有怜儿旧日颜。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 其一

清代 黄宗羲

泥涂身事苦,行止自难持。春雨迷台路,秋声滞燕矶。

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夙昔风期在,青镫或见之。

与徐昭法

清代 黄宗羲

人传徐昭法,可闻不可见。我今上灵岩,钟鼓集法眷。

相看尽陈人,不参以时彦。徐子最后来,布袍巾幅绢。

储公览拙文,珍重压端砚。徐子翻读之,喟然而称善。

谓是震川后,叙事无人荐。虞山加粉泽,可谓不善变。

落此一瓣香,百年如觌面。出其论文书,并与他著撰。

体裁既整齐,字句亦工练。夜坐天山堂,诸家评略遍。

人言子寡言,子言如竹笕。乃知世知子,犹为子之羡。

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忆 其一

清代 黄宗羲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愧在镫前。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忆 其二

清代 黄宗羲

却火烧余此病身,更无思卢染秋尘。打钟扫地今行者,阮哭嵇狂仆恨人。

风浪满庭闲暮日,莺花极目坐芳辰。静中探得真消息,只觉于今万物亲。

三月十九日闻杜鹃

清代 黄宗羲

江村漠漠竹枝雨,杜鹃上下声音苦。此鸟年年向寒食,何独今闻摧肺腑。

昔人云是古帝魂,再拜不敢忘旧主。前年三月十九日,山岳崩颓哀下土。

杂花生树莺又飞,逆首依然逋膏斧。燕山模糊吹蒿薤,江表熙怡卧钟鼓。

太王蓄意及圣昌,奥窔通诚各追数。金马封事石渠书,怨毒犹然在门户。

静听呜咽若有谓,懦夫不难安寠薮。何不疾呼自庙堂,徒令涕泣沾草莽。

王仲撝侍御过龙虎草堂 其二

清代 黄宗羲

剡湖岂是乏茅蓬,那得君来住此中。百卷纬书真绝学,千秋国史附江东。

古松流水宵移算,红药青棂晓负笼。方伎儒林凭位置,谁知世外有行踪。

七夕梦梅花

清代 黄宗羲

梅花独立正愁绝,冰缠雾死卧天阙。孤香牢落护残枝,不随飘堕四更月。

新诗句句逼空濛,嫣然一笑隔林樾。有如高士白云表,牛矢烟消山雪合。

一生寒瘦长镵句,伸头窥天亦半缺。谁寄山瓢落叶中,泻向梅花同傲兀。

已上六韵梦中作,瓜舍驱猪方矻矻。床头摸衣境过清,不谓三伏犹未卒。

始知此夜梅花诗,未与炎景相唐突。

十二月二十二日梦汪魏美

清代 黄宗羲

湖上游踪已数年,梦中相遇在开先。幅巾酒量曾如旧,僧舍寒镫何处眠。

湖海故人将尽矣,风波此老尚巍然。那堪出入如相避,孤负山阴雪后船。

周公谨砚(四首选二)

清代 黄宗羲

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
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

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
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读上蔡语录上蔡家极有好砚后尽舍之一好砚亦与人慨然赋此

清代 黄宗羲

有宋上蔡谢先生,一砚不留磨破瓦。要使胸中自廓然,世间何物更难舍。

而吾平生玩物心,扰扰无殊于野马。忽然北风卷土去,不名一钱在屋下。

突兀三砚真奇物,天将史笔委之野。一砚龙尾从西土,治乱存殁泪堪把。

一砚活眼晕九重,秋水时向明窗泻。丁子王作合玉砚,千祀古文出亡社。

三砚纵横傍短檠,雪屋无烟亦潇洒。昔年送女入甬东,穴壁偷儿不相假。

吾时闻之在中途,欲行不前奈两踝。娇儿阿寿恐吾伤,乞得滑砚强吾写。

吾为阿寿勉强笑,握笔终然多牵惹。开卷今见上蔡事,使我愧汗如盛夏。

丈夫力不能自割,偷儿真为益我者。儿亡三载砚四年,有贼不向贫家打。

十一月二十八日大雪

清代 黄宗羲

为说他年雨雪时,数番真足系时思。长安貂帽旗亭酒,樊榭芒鞋古寺诗。

冰柱千寻逢洞口,桃花万树压湖湄。于今垂老荒村里,布被蒙头不出楣。

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二首选一)

清代 黄宗羲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傀在灯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
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送万季野北上

清代 黄宗羲

三叠湖头入帝畿,十年鸟背日光飞。四方声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

良夜剧谈红烛跋,名园晓色牡丹旂。不知后会期何日,老泪纵横未肯稀。

饮洋溪

清代 黄宗羲

重九已过五日强,菊花消息在茅堂。江山此处无兵马,红紫阶前正艳阳。

甲子差年皆庆历,永和一会尽清狂。篱边不惜分携去,借得寒镵木柄长。

寒夜月仿孟东野体

清代 黄宗羲

霜辉濯寒魄,景象恒过清。止于枕上看,不可立中庭。

枕上一尺光,中庭千里横。千里多伤悲,一尺已峥嵘。

贫病赏明月,更无丝竹声。但言此夜好,已完看月情。

始知天有月,不为贫病明。

黄宗羲

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 3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