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移居春坊咏庭桧

移居春坊咏庭桧

明代 黄佐

丛桧霭深秋,苍霞烂不收。霜髯临玉涧,秀色带昆丘。

拂槛光风入,萦窗璧月留。恍然江海上,飞跃有灵虬。

诗人黄佐的古诗

和表弟李大尹绰韵

明代 黄佐

采菊今彭泽,栽桃昔陆川。即看韦在佩,休道直如弦。

缓缓寻芳草,悠悠理钓船。舞雩风咏好,况复莫春天。

怡椿堂次韵赠刘春冈刑侍

明代 黄佐

怡闲仙驭久经春,坐向怡椿若春神。鹓序威仪应已近,鲤庭趋对尚如新。

九天渥露沾桥梓,八座徽声动缙绅。灵宝鄢陵欣接武,政馀觞咏莫辞频。

春日玄览台独坐偶成四首 其四

明代 黄佐

稍稍东风起,台前洲渚明。竹光摇野色,花气润蛩声。

北斗依身近,南溟入掌平。栖栖何所适,孤啸一含情。

南雄返棹集陶句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行行循归路,靡靡秋已夕。遥遥望白云,露凄暄风息。

一形似有制,万花相寻绎。江山岂不险,自古叹行役。

息驾归閒居,梅柳夹门植。曲肱岂伤冲,披褐欣自得。

时还读我书,弱子戏我侧。提壶接宾侣,抗言谈在昔。

林园无俗情,云鹤有奇翼。孰敢慕甘肥,素襟不可易。

赠别黄武进同年

明代 黄佐

武进仙凫驻,三年报政成。阎闾无复叹,山水有馀清。

渺渺舟楫去,苍苍霜月明。停云时隐几,河汉欲三更。

草堂避暑四首 其四

明代 黄佐

徙倚碧氛氲,行歌许鹤闻。剪茅通月色,攒石聚霞文。

袅袅竹到水,喤喤钟度云。悠然俯尘世,天外自为群。

即席口占赠黎婿惟和北上

明代 黄佐

笑插篱金护鬓霜,也曾三仕入霜光。宫壶日送黄封酒,朝服时沾玉座香。

野草尚知周雨露,山龙何补舜衣裳。柯亭此去无多地,岐尔云霄双雁行。

三穷啚诗时九首为周侍御同年 其八

明代 黄佐

北堂有慈竹,孙枝淩云起。孤儿复抱子,兰阶映瑶珥。

四世萃一门,九原闻亦喜。割鲜开锦席,犀钱一何绮。

沉忧天所释,树萱乃徒尔。

双井梧桐小景

明代 黄佐

凤鸟久不至,鲁叟悲道穷。谁从双井上,手自种梧桐。

早秋即事

明代 黄佐

玉露无端下碧空,飞飞霞鹜望何穷。人游禁籞千花里,秋在梧桐一叶中。

冰簟梦回犹客暑,云屏声动忽雄风。豳图赋就无由达,还待鸣珂紫殿东。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其七

明代 黄佐

半隐园中鸣桔槔,曲淙趋沼白珠跳。河流浅兆真堪笑,积雪虚瞻泰岱高。

庚子二月入京述怀四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赤帝驱胡地,苍姬奠鼎年。仁涵繁露外,礼缦庆云边。

灞棘悬孤垒,皋兰控万弦。词臣频献颂,谁敢勒燕然。

罗浮朱明洞缓声歌三首 其三

明代 黄佐

晨阳避玄仞,琅霄敞飙台。濯濯鹤上仙,缤翻乘雨来。

水帘发红泉,金沙灿璚瑰。琳和殷珠树,扶光入东隈。

鼓轮漱胎息,混合神风回。元命归太初,千椿尚婴孩。

崇德楼怀古八首为彭城马子津赋 其三

明代 黄佐

南山当我前,翩跹如凤凰。和风日夕至,草木皆文章。

仿佛九苞羽,来为王者祥。荡胸俱凉翠,众鸟空榆枋。

洮水

明代 黄佐

驱车至洮阳,山川互盘纡。淮南川战后,衣冠满如墟。

好鸟鸣青林,交交如自娱。问女游何所,戢翼方踟蹰。

湘沅自南北,人生无定居。桑土阴以雨,何由能拮据。

随阳愧鸿雁,逐美怜駏驉。托身苟得所,不乐将焉如。

春兴八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阊阖千门拂曙开,即随鹓鹭集蓬莱。云边彩仗分仙掖,日下青旗绕帝台。

扈阁风回初变柳,琳池冰泄半侵苔。上林春色应无限,空羡文园作赋才。

同年会以新秋同年雅集为韵六首在会者顾佥宪溱刘佥宪乔余给谏经梁 ...

明代 黄佐

海濆集群彦,蜚英振风雅。对月成七人,可以当作者。

顾予忝嘉招,瓦缶混琼斝。天长去雁回,霜急飞梧下。

因之感摇落,忘情共陶写。

八美诗八章章八句美同馆八君子也分携眷恋聊宣别情云尔 其四 赵 ...

明代 黄佐

洪洋秉清真,胸次无尘滓。高卧烟山春,倏为苍生起。

裁诗最清绝,秋月照寒水。临岐怀好音,轸念林居子。

宫桑闻北郊亲蚕赋 其一

明代 黄佐

有菀宫桑,遵彼郊场。其叶扬扬,仓庚载鸣。扤扤条肄,乃集乃翔。

春兴八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燕京二月芳草新,天南嗟有未归人。清泉白石入幽梦,紫燕黄鹂鸣好春。

三殿奔趋连日夕,九衢车马杂风尘。栖迟凤沼浑何事,吟望渔舟独怆神。

黄佐

黄佐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62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