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霍与瑕
征车远来下,寒菊对时芳。离离菊叶青,灿灿菊英黄。
菊英上茶瓯,菊叶照月光。令仪比幽姿,明德有馨香。
幸觏此馨香,佩服应不忘。
夜坐闻塔铃
何处佳人杂佩琼,恍疑莲步到寒更。锵锵铁马迎风韵,细细铜驼达夜声。
几度琅珰思蜀道,半天钟磬落华清。可堪迢递关山梦,羌到三城为尔惊。
端午归石头海山索题画 其三 渊明采菊
秋风下太清,摇落不堪情。喜有东篱畔,黄金乱吐英。
五月廿日琴沙偕方田诸君泛舟赏荔用前韵 其一
紫气朝来西入关,呼童早起落前滩。残星几点野风细,晓鹊数声山月寒。
带露孤征沾旖旎,移阴久坐遍琅玕。丹霞树底饶清话,气味真如幽谷兰。
紫云
夜鼓山城棹,娥眉月影清。棹歌听不尽,山鬼亦关情。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七
风和日暖到天台,千树桃花杂草莱。玉女捧卮开夜宴,洞箫吹月上瑶台。
五铢雾縠香生袂,七宝云筝毊绝埃。堪笑刘郎凡骨重,来游此地却思回。
奉别黄碧川大参归番禺四首 其四
碧水湾湾树影纤,同堂真有弟兄炎。黄蕉丹荔香殊绝,沉李浮瓜味且兼。
乡曲旧知牺酒共,社中新喜豸冠添。鸡声唤醒东山梦,早慰苍生安石占。
右江吟 其十二
一雨三江洗甲,千山二月行雷。作解天心如见,残村遗老归来。
送聂瑶峰进士知南陵 其二
羡尔通衢即要津,江干鼓角不胜春。设筵次第多公祖,击楫高歌有硕人。
千里云程偕女眷,五章华服称郎身。政馀细玩周南什,早报螽斯慰老亲。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九
放舟顺水行,心情已自好。何当久要人,林壑共探讨。
寒食 其三
谓山其高,谓水其深。涕之欲陨,载掩予衿。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十
炎风播酷暑,羡有龙鳞扇。五月傍华清,潇洒寒冰片。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十一
春诗无次序,聊寄旧同袍。蚁吠声何巨,鹪飞翼更高。
看花迷雾眼,掩镜有霜毛。落落长吟兴,除非借酒豪。
区见泉表弟新居寄贺四首 其四
朝旭霞堪摘,澄湾翠欲浮。百花开绿野,丹树拥清秋。
蚬艇来朝市,渔歌趁晚流。翛然无一事,此地即瀛洲。
迎春示冯秀才
春日迎春春事殷,春诗裁付小冯君。春花春柳春如许,不著春鞭将送春。
区见泉表弟新居寄贺四首 其三
野阔云容淡,江清日彩浮。新居深孕秀,高栋爽涵秋。
曲径连芳草,横桥锁绿流。不知尘俗伴,曾得到斯洲。
黄鹄歌
黄鹄一去兮云溟溟,岁月滋长兮无音声。有雏有雏兮五色毛羽,凌空高举兮来西土。
来西土兮集故枝,飏清风兮振綵衣。天高日朗兮帝道重熙,河清海晏兮见羽仪。
一杯亭春望 其三
上上一杯亭,春山无数青。春山啼野鸟,春水涨前汀。
山水长如此,游人几度经。浮桥步良月,伊时故髫龄。
回首三十年,忽忽如梦醒。一杯复一杯,高歌还自听。
赵縠阳太史东归赠寄 其二
行藏用舍自浮槎,当代宗工仰太华。莫道林邱堪卜筑,应怜寰宇本同家。
丝纶伫补山龙衮,风采看腾玉蝀霞。飧菊野人无所有,送行聊折两三花。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十
鹤发朱颜老,何当驾屡过。秋衫绵葛杂,时果柿蕉多。
携盒情何限,投壶酒每酡。别来空怅望,林麓故阿那。
惠德歈音 其二
万家鱼鳖一城孤,漂渺江村类泛凫。七月以来天未悔,三更之后鬼频呼。
元公诘旦祷弥切,太守连旬睡亦无。昭格由来回造物,蒸黎濒溺幸更苏。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一杯亭春望 其一
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 其一
游罗浮和宝潭十绝 其三
论诗呈双鱼 其一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二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九
赠别 其三
寿陈唐山七十一 其五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 其五
赠紫霞刘山人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十二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三
慕溪黎子别号也父曰一溪故曰慕溪云 其一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 其二
得同亭杂咏 其七
走笔谢齐太衢戴浑庵 其一
夏日宾馆独酌
贺省亭殿下新居兼谢见赠 其一
端午归石头海山索题画 其四 靖节寻梅
十八滩杂咏 其三
论诗呈双鱼 其四
得同亭杂咏 其四
送洪觉山先生北归五岭八章章六句
送三水陶尹陟留都治中别驾用韵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九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四
再步韵寄怀郭平川黄门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八
舟行步一杯亭春望前韵 其三
吕亭驿走笔 其三
贺省亭殿下新居兼谢见赠 其二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一 东庄
听鹤亭和韵 其一
吕亭驿走笔 其二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 其四
采松歌 其四
桂之山
右江吟 其一
春日泛湖漫兴 其三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一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六
贺箕野七十一丁亥正月十三日 其二
又用一杯亭春望前韵四首 其一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 其四
十八滩杂咏 其九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六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十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十一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二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三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二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四 北径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二
得同亭杂咏 其五
邓仰泉挽歌 其一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 其二
走笔和玉田见示之作
喜九弟闭关结伴苦学
出都门口占别家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