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霍与瑕
偷得南楼半月閒,营车驿马又间关。欲知后夜相思处,银汉星河月一弯。
豁然楼燕集
绿野堂开绿水滨,烟花三径足清真。蓬莱东去无多远,我欲从公一问津。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 其一
避暑西峰俯太荒,山高人静日偏长。最宜古树依檐碧,更有閒花满涧香。
风采久疏怜旧雨,晚阴谁共纳新凉。再三歌讽阳春曲,清韵悠悠绕野塘。
发南浦渡鄱湖杂咏 其一
出郭风殊好,缘堤景更妍。紫鹅依绿草,白鹭点青田。
水客维秋舰,农家起晚烟。始知郊外胜,婉似故乡廛。
又用一杯亭春望前韵四首 其四
四上一杯亭,东风何作恶。烟雨风萧萧,遥天冥寞寞。
春愁浩难消,深心谁为托。豸服自多荣,厚禄良不薄。
素食度清时,役役真堪怍。归去去归来,故山留负郭。
右江吟 其九
明月影中拂剑,乱峰云外传箫。得胜人閒马壮,鸣铙又过苏桥。
采松歌 其三
三献既陈,礼仪孔殷。童子登歌,击鼓叩笋。百拜稽首,硕人弥寿。
硕人弥寿,以燕尔后。昌炽而臧,德音孔茂。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六
笑折梅花可自由,草亭观物小开眸。星周律转岁华在,冬至阳生瑞蔼流。
葛稚成丹留一诀,桃源迷路忽千秋。相逢渔父为传语,莫记武陵前度舟。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八
仙子来仙山,授君碧玉屑。更约三千年,去看桃花结。
送杜方伯入觐 其三
暮春三月,东征孔棘。方伯维之,孔馈有绎。四月之夏,柘林为逆。
薄于城下,民罹其贼。脂民肝骨,远迩躅踯。峨峨大舰,烧焚靡孑。
方伯图之,毕举群策。以佐元老,驱除荡涤。是底嘉绩,危城以磐石。
承卢星野教闻谤毋辩小诗谢教兼申来樵旧约 其二
归去皇皇何所之,东风入院已多时。千岩鸟语烟霞古,一路花香春雨迟。
独向松根横卧榻,谁于竹叶乱题诗。凭高未共登临赋,搔首阑干空远思。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九
送远翻清调,山高水更流。子期欣共席,黄醴满金瓯。
吕亭驿走笔 其三
疏星错落瑶天,皓月徘徊银汉。凄断何处清歌,单衣饭牛夜半。
临川诸老邀游醉乡别寄 其三
昨日游醉乡,今朝涉汝水。回首岘山城,萧萧乌桕树。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其五
十尺楼阑三尺台,碧山绿水自台回。百年老树春仍媚,半亩方塘天亦开。
漫倚南山歌白石,谁从东海问蓬莱。安期一去无回首,且把新醪满瓦杯。
早春即事和韵 其五
美人隔河洲,相望不咫尺。无路复无媒,何当通素赤。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其一
百代真儒共此祠,溪蘋涧藻具威仪。三香手献烟如缕,一脉心传道若丝。
古洞浮岚青霭霭,山堂芳草绿依依。春深风月无人领,渺渺微躯谁与归。
临川诸老邀游醉乡别寄 其四
乌桕飘红叶,纷纷下碧溪。别离无限恨,诗成不忍题。
一杯亭春望 其四
上上一杯亭,心事翻增恶。望春春可怜,怀人人渺漠。
涉水采江花,缄书无雁托。相思忽以老,岂谓恩情薄。
兰芷挹潇湘,欲言故羞怍。一杯复一杯,绿江深绕郭。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四
姬公负扆时,流言固多有。东山久不归,跋前且疐后。
乃其吐握心,靡替弥永久。沧溟每纳污,巨泽恒藏垢。
所以福履绥,庆流如川阜。寄语遐征人,此义亦当剖。
送聂瑶峰进士知南陵 其二
羡尔通衢即要津,江干鼓角不胜春。设筵次第多公祖,击楫高歌有硕人。
千里云程偕女眷,五章华服称郎身。政馀细玩周南什,早报螽斯慰老亲。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二月二十一日清明如樵展扫 其六
奉酬勉纯 其四
邓仰泉挽歌 其二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四
府江吟 其四
寄沈尹四首 其二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十
奉酬勉纯
桂之坡
相思歌
走笔奉和匡南见寄 其四
春台惠纪 其三
曲江谒先师甘泉精舍
黄莱轩见怀依韵奉谢 其三
早春即事和韵 其四
翠微歌 其四
一杯亭春望 其二
洗兵马行
走笔奉和陈唐山见怀之作
岑年伯见和步韵称谢并谢周莓厓都堂
得同亭杂咏 其七
送聂瑶峰进士知南陵 其一
和韵酬谭侄婿 其三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其三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七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二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四
闻唐子妙阳出宪狱喜而赋此
得同亭杂咏 其一
右江吟 其八
寒食 其三
赠沈尹北征 其五
桂之圃歌
论诗呈双鱼 其一
送叶养直归龙山 其二
贺高明尹 其三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三
送洪觉山先生北归五岭八章章六句
走笔
送王巾川北归二首
陟东门 其四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人日喜晴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十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八
走笔奉和匡南见寄 其三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一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三
游罗浮和宝潭十绝 其七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 ...
江南弄八景 其三 藤涌月露
滕王阁宴集括阁序送张宪长小圃年丈北转 其二
侍甘泉师谒四贤祠 其二
走笔招区顿池四表 其一
得同亭杂咏 其六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七
天关送远
赠谢尹北上
再游青莲洞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