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霍与瑕
缥渺关河纵大观,白羊沧海势如鞶。千层嶂设无穷险,万里城高终古完。
岂有军需增百万,尚云兵事转艰难。可怜汉武诸名世,多出降奴牧竖间。
论诗呈双鱼 其三
王风雅之亡,鄘卫风之变。变雅多隐忧,变风多哀怨。
离乱亡国音,万世良足鉴。岂无君子人,幽怀空永叹。
更有栖衡门,又如歌简简。轻世肆其志,高尚不自乱。
惓惓尼山叟,凤衰游不倦。磬写当年心,滔滔竟不反。
晚归正诗歌,百代垂明宪。
二月二十一日清明如樵展扫 其三
清明山务急,四远集纷纷。雾里縠如雾,云中女似云。
采茶歌自细,隔叶语微闻。断尽征人目,罗敷正不群。
闻紫云丈丹成志喜
秋色凄清沁玉坛,几回醒梦破邯郸。笛吹沧海涛偏恶,书寄辽阳墨未乾。
九转丹成真异事,三山桃熟倘同飧。他年骑鹤碧空过,指点江头认石澜。
奉别黄碧川大参归番禺四首 其二
三年威惠遍洪纤,晋秩苍梧火正炎。岂谓狼胡蹄载跋,因之熊掌味难兼。
关心忍听离歌苦,聚首深嗟别绪添。便欲与公同握粟,卜居寻向泰人占。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一
高歌谁和予,清曲予赓汝。十载旧知音,幽兰芬妙语。
论诗呈双鱼 其四
国风虽离乱,时闻平淡音。降及离骚作,哀思不可任。
驰骋不可御,纵横更莫伦。遂为词赋祖,精华世所歆。
嗟哉铁石肠,徒寄此璆琳。
春台惠纪 其二
拜祷江神朝复昏,其如洪涝合西昆。浮天水送千溪沫,入夜潮添三丈痕。
巨浪撼城城欲堕,长堤覆树树微存。宪台拯溺凭高阁,号泣苍旻几断魂。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 其二
孤松山畔影亭亭,有客盘桓独抱情。古瑟自传流水调,新诗应与国风评。
且看云雨膏中野,肯把寒泉忘旧盟。半醉将来天欲晚,寥寥远道少人行。
贺箕野七十一丁亥正月十三日 其一
寿域宏开碧玉林,上元春色更骎寻。水通西极源流远,花覆前溪雨露深。
几度宾筵陪郑重,七旬命服称徽音。江村烟火盈街市,把酒题诗思不禁。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 其二
仁孝于天亲,从命无攸抗。南北或东西,一一随所向。
又如金在炉,镕铸任哲匠。造物本无心,至人每超旷。
阆苑与孤村,风光都淡荡。樵西有流泉,罗浮多叠嶂。
采芳更采芳,春花正可傍。
和邓秀才见寄 其二
乱峰盘薄翠周回,万绿阴中小径开。洞里风香偏足桂,山间秋色故侵苔。
诗篇得意聊千首,觞酒输人任几枚。客子相过无厌数,一尊倾尽一尊来。
送叶养直归龙山 其三
西石终吾隐,东皋与尔登。笑谈花底坐,丝管竹间腾。
羊仲联三径,龟书抵十朋。年来閒讨论,时得问多能。
新春试笔用区封君韵 其三
清世乘桴海上浮,三山真有望中游。丹书点检朝还夕,锦里追欢春复秋。
直向天边垂任钓,何曾泽畔著羊裘。独怜碧眼看溟渤,处处凌空结蜃楼。
区见泉表弟新居寄贺四首 其一
积善委馀庆,门闾瑞气浮。竹苞高数仞,瓜瓞定千秋。
屋有公卿种,世为清白流。诗歌兼颂祷,何日共沧洲。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十
待月藕花亭,衣冠集穗城。天香飘渐细,国色影弥清。
鹤发欣陪侍,犀觞得屡擎。独惭才思短,授简赋难成。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 其四
硕人应昌运,两秉南天钺。涕泗秉疮痍,笑谈安臲卼。
巍碣镂人心,戎功耀金阙。胡然逊硕肤,去弄沧溟月。
行乐且行乐,徵书在明发。
奉怀素予刘尊师 其一
三十年前此拜师,祇今风景尚依稀。春霭每随山上下,晚霞时与鹭低飞。
松阴昼永风生袂,桂影秋深香染衣。兰水潼关龙起后,白云封尽旧柴扉。
游罗浮和宝潭十绝 其七
梅花开尽又桃花,谁向桃源更问家。此是桃源最佳处,春深云水足生涯。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 其三
含章承帝宠,资斧镇南中。蹇蹇王臣节,谦谦君子衷。
后庚新积习,先甲振颓风。我自窥观者,欣瞻衎食鸿。
春日泛湖漫兴 其三
望湖情落落,天远碧萋萋。绿树新黄鸟,青山旧锦鸡。
五风随鹢舫,三户傍渔堤。处士高栖在,移舟更水西。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端午归石头海山索题画 其三 渊明采菊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 其二
江南弄八景 其三 藤涌月露
桂之圃歌
奉和督府庆云瑞鹊诗有序 其二
饯侯戎院入闽 其三
十六日偕胡余二守登柳州南楼小酌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 其二
后洞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 其三
右江吟 其三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九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 其四
鸿映闽逵 其二
曲江谒先师甘泉精舍
岐山亲家东厅雅叙走笔 其四
翠微歌
德州别达泉朱殿撰 其三
奉酬勉纯 其四
送王巾川北归二首
旒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 其一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四
豁然楼燕集 其二
就芝颂
得同亭杂咏 其四
采松歌 其四
采松歌 其三
赠别 其三
春夜泛湖漫兴 其三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 其四
侍诸老游城用韵 其一
萱草忘忧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四
桐城夜雨甚烈次日喜晴
新春试笔用区封君韵
春日过粹斋七弟墓
天关送远
论诗呈双鱼 其一
走笔奉别陈省斋 其二
和韵酬谭侄婿 其三
翠微歌 其四
和韵呈欧祯伯亲丈 其一
赵家围
惠德歈音 其二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三
宿三里山家
岐山亲家东厅雅叙走笔 其二
右江吟 其二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三
送及泉舍弟用甫舍侄西游
听鹤亭和韵 其一
登观澜阁 其四
邓仰泉挽歌 其一
新春再和韵杂兴 其九
七月二十朝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 其三
重游石井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