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训蒙绝句 西铭

训蒙绝句 西铭

宋代 朱熹

人因形异种私根,不道其初同一源。直自源头明说下,尽将父母属乾坤。

诗人朱熹的古诗

训蒙绝句 吾无隐乎尔

宋代 朱熹

圣道虽云妙莫窥,初非恍惚与希夷。分明说在吾行处,后学无于行外思。

立春大雪邀刘圭甫诸兄游天湖

宋代 朱熹

同云被四野,寒气惨悲凉。回风一以定,密雪来飘扬。

时当冬候穷,开岁五日彊。蓬巷无与适,陟此琼台冈。

宾友既追随,儿童亦携将。攀跻得冢顶,徙倚聊彷徨。

俯视千里空,仰看万鹤翔。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

偃薄莹神骨,咀咽清肝肠。朗咏招隐作,悲吟黄竹章。

古人不可见,来者谁能量。且复记兹日,他年亦难忘。

吴山高

宋代 朱熹

行尽吴山过越山,白云犹是几重关。若寻汗漫相期处,更在孤鸿灭没间。

下元节假行视陂塘因与宾友挈儿甥出郭登山归赋二诗示子直春卿及折 ...

宋代 朱熹

庐阜东北际,岧峣五峰尊。中岩穹林绕,青天白云屯。

郡阁有佳眺,徙倚空朝昏。今晨幸休暇,发轫北郭门。

牵萝出林端,蹑屐跻云根。高寻却深宦,小憩欣潺湲。

古殿宿寒霭,新甍丽朝暾。扶藜陟东冈,夙昔规曾轩。

却倚千寻峭,前窥百泉奔。长风卷浮埃,江湖渺相吞。

结架虽未谐,雄瑰已难论。同来俱胜流,晤语仍王孙。

已践支许诺,不惭夙尚魂。赋诗纪兹日,岁晚期相敦。

九曲棹歌

宋代 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次韵别范伯崇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平生罪我只春秋,更作嚣嚣万里游。赖有吾人肯相伴,群讥众诋不能忧。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

宋代 朱熹

穿林踏雪觅钟声,景物逢迎步步新。随处留情随处乐,未妨聊作苦吟人。

双髻

宋代 朱熹

绝壑藤萝贮翠烟,水声幽咽乱峰前。行人但说青山好,肠断云间双髻仙。

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天理生生本不穷,要从知觉验流通。若知体用元无间,始笑前来说异同。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六

宋代 朱熹

西方论缘业,卑卑喻群愚。流传世代久,梯接凌空虚。

顾盻指心性,名言超有无。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

号空不践实,踬彼榛棘途。谁哉继三圣,为我焚其书。

即事偶赋

宋代 朱熹

白烟竟日起,雨晦苍山深。老菊不复妍,丹枫满高林。

抱病寝斋房,窗户结愁阴。起望一舒情,遐眺豁烦襟。

人生亦已劳,世路方崎嵚。且咏招隐作,无为名迹侵。

雪中与林择之祝弟登刘园之宴坐岩有怀南岳旧游赋此呈择之属和并寄 ...

宋代 朱熹

风雪集岁晏,掩关聊自休。今辰展遐眺,倚此寒岩幽。

同云暗空室,皓彩迷林丘。崩奔小涧歇,飞舞增绸缪。

仰看鸾鹤翔,俯视江汉流。乾坤有奇变,澒洞惊两眸。

三酌不自温,倚杖空冥搜。悲歌动华薄,璀璨忽满裘。

向来一杯酒,浩荡千里游。亦复有兹赏,微言寄清酬。

解携今几许,光景逝不留。怀人眇山岳,省己纷愆尤。

对此奇绝境,一欢生百忧。茫然发孤咏,远思谁能收。

元范别后寄惠佳篇清叟次韵见示格律俱高咏叹不置因亦用韵写呈二兄 ...

宋代 朱熹

五十行过二,双鬓飒秋草。平生素心人,谁与共兹抱。

今年庐山下,得子恨不早。岁月幸同庚,诗书复同道。

惟应山南北,云母夜堪捣。独生有先期,回崖讵难到。

丹经不我诳,白发须一扫。看公须眉苍,杖钺督征讨。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七 挥手

宋代 朱熹

山台一挥手,从此断将迎。不见尘中事,惟闻打麦声。

次韵择之舟中有作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一江烟水浩漫漫,昨夜扁舟寄此间。共向船头望南北,不知何处是家山。

训蒙绝句 先天图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不待安排自整齐,只缘太极本如斯。试将万事依图看,先后乘除可理推。

武夷精舍杂咏 石门坞

宋代 朱熹

朝开云气拥,暮掩薜萝深。自笑晨门者,那知孔氏心。

赠书工

宋代 朱熹

平生欠要毛锥子,岁晚相看两秃翁。却笑孟尝门下士,祇能弹铗傲西风。

寄题咸清精舍清晖堂

宋代 朱熹

山川佳丽地,结宇娱朝昏。朝昏有奇变,超忽难具论。

千岚蔽夕阴,百嶂明晨暾。穹林擢遥景,回涧荡秋氛。

览极惭未周,穷深遂忘喧。欲将身世遗,况托玄虚门。

境空乘化往,理妙触目存。珍重忘言子,高唱绝尘纷。

杂记草木九首 其五 榴花

宋代 朱熹

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邻树。坠萼可怜人,风吹落幽户。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