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伏承示及毛公平仲墓铭且索挽诗熹不及识毛公而爱重其文旧矣义不可辞顾已不及其虞殡姑以数句

伏承示及毛公平仲墓铭且索挽诗熹不及识毛公而爱重其文旧矣义不可辞顾已不及其虞殡姑以数句

宋代 朱熹

毛公神仙骨,误落世网中。髫龀出奇语,砉然惊乃翁。

弱龄翰墨场,不言已收功。亭亭绝世姿,皎皎冰雪容。

顾步一长啸,笙鹤翔秋空。调高听者稀,老去竟不逢。

一朝谢尘浊,泠然跨刚风。回头叫安期,举手邀韩终。

千秋有遗想,一往无留踪。平生故人心,洒涕铭幽宫。

斯人不可见,斯文鬼神通。

诗人朱熹的古诗

读书.三到

宋代 朱熹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复用前韵敬别机仲

宋代 朱熹

君家道素几叶传,只今用舍悬诸天。屹然砥柱战河曲,肯似落叶随风旋。

奋髯忽作猬毛磔,浩气勃若霄中烟。隐忧尚喜遗直在,壮烈未许前人专。

武夷连日听奇语,令我两腋风泠然。初如茫茫出太极,稍似冉冉随群仙。

安能局促夜起舞,下与祖逖争雄鞭。终怜贤屈惜往日,亦念圣孔悲徂川。

愿君尽此一杯酒,预浇舌本如悬泉。沃心泽物吾有望,勒移忍继钟山篇。

方广版屋

宋代 朱熹

秀木千章倒,层甍万瓦差。悄无人似玉,空咏小戎诗。

次刘彦集木犀韵三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众芳摇落九秋期,横出天香第一枝。莫似寒梅太孤绝,更交遥夜笛中吹。

小均四景诗 其四

宋代 朱熹

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独占三春魁,深涵太极理。

训蒙绝句 小学

宋代 朱熹

洒扫庭堂职是供,步趋唯诺饰仪容。是中有理今休问,敬谨端详体立功。

人言石乳洪羊之胜不及往游作此

宋代 朱熹

人道归云未足誇,洪羊石乳更谽谺。连环入梦难纡轸,回首西风又日斜。

晨起对雨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凄冽岁云晏,雨雪集晨朝。雨眠适方起,四望但萧条。

远氛白漫漫,风至林霭消。流潦冒荒涂,清川亦迢迢。

遐瞻思莫穷,端居心自超。览物思无托,即事且逍遥。

题君子亭

宋代 朱熹

清晨坐武观,凉风动高旌。凉弓一笑起,屈此四座英。

破的亦已屡,穿杨讵云精。军吏不敢贺,高鸟时相惊。

解韝脱决遂,缓带飘华缨。俯仰新亭幽,旷然尘虑清。

内正外自直,三揖奚所争。端居得深玩,君子非虚名。

莲花峰次敬夫韵

宋代 朱熹

月晓风清堕白莲,世间无物敢争妍。如何今夜峰头雪,撩得新诗续旧篇。

吴山高

宋代 朱熹

行尽吴山过越山,白云犹是几重关。若寻汗漫相期处,更在孤鸿灭没间。

易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立卦生爻事有因,两仪四象已前陈。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

宋代 朱熹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衾听子规。

观刘氏山馆壁间所画四时景物各有深趣因为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 ...

宋代 朱熹

夕阳在西峰,晚谷背南岭。烦郁未渠央,伫兹清夜景。

二十七日过毛山铺壁间题诗者皆言有毛女洞在山绝顶问之驿吏云狐魅 ...

宋代 朱熹

人言毛女住青冥,散发吹箫夜夜声。却是邮童解端的,向侬说是野狐精。

水口行舟

宋代 朱熹

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训蒙绝句 太极图

宋代 朱熹

性蔽其源学失真,异端投隙害弥深。推原气禀由无极,只此一图传圣心。

试院杂诗五首 其五

宋代 朱熹

艺苑门禁肃,长廊似僧居。偶来一散步,暂与尘网疏。

文字谢时辈,铨衡赖群儒。伊予独何者,偪仄心烦纡。

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 ...

宋代 朱熹

花开已凄凉,花落更愁寂。来岁烟雨时,为君和鼎实。

宿石岊馆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停骖石岊馆,解缆清江滨。中流棹歌发,天风水生鳞。

名都固多才,我来友其仁。兹焉同舟济,讵止胡越亲。

舞雩谅非远,春服亦已成。相期岂今夕,岁晚无缁磷。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