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训蒙绝句 天

训蒙绝句 天

宋代 朱熹

气体苍然故曰天,其中有理是为乾。浑然气理流行际,万物同根此一源。

诗人朱熹的古诗

训蒙绝句 吾无隐乎尔

宋代 朱熹

圣道虽云妙莫窥,初非恍惚与希夷。分明说在吾行处,后学无于行外思。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四 谢客

宋代 朱熹

野人载酒来,农谈日西夕。此意良已勤,感叹情何极。

归去莫频来,林深山路黑。

次刘明远宋子飞反招隐韵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先生留落岁时多,气涌如山不易磨。却学幽人陶靖节,正缘三径起弦歌。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二

宋代 朱熹

分符拥节几经年,闻道方成屋数椽。只恐未容高枕卧,却须持橐听鸣鞭。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四

宋代 朱熹

竦身长林端,策足层崖表。仰瞻空界阔,俯叹尘寰小。

天池西嵌崟,佛手东窈窕。杖屦往复来,凭轩瞰归鸟。

丘子服来访道间得古梅折以为赠刘叔通江文卿俱来各有佳句因各次韵 ...

宋代 朱熹

独树临孤岸,横枝放浅花。不须烦驿使,正耐雪斜斜。

试院杂诗五首 其四

宋代 朱熹

长廊一游步,爱此方塘净。急雨散遥空,圆文满幽镜。

阶空绿苔长,院僻寒飙劲。长啸不逢人,超摇得真性。

行视武夷精舍作

宋代 朱熹

神山九折溪,沿溯此中半。水深波浪阔,浮绿春涣涣。

上有苍石屏,百仞耸雄观。崭岩露垠堮,突兀倚霄汉。

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胡然閟千载,逮此开一旦。

我乘新村船,辍棹青草岸。榛莽喜诛锄,面势穷考按。

居然一环堵,妙处岂轮奂。左右矗奇峰,踌躇极佳玩。

是时芳节阑,红绿纷有烂。好鸟时一鸣,王孙远相唤。

暂游意已惬,独往身犹绊。珍重舍瑟人,重来足幽伴。

次彭应之鱼乐亭韵

宋代 朱熹

亭前活水破轻冰,渐见游鯈傍石棱。老子自知鱼乐处,不须庄惠与同登。

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

宋代 朱熹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衾听子规。

次季通韵赠范康侯

宋代 朱熹

朝霜逼凋梅,夕露忽团菊。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

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

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虽惭龙蟠泥,肯羡莺出谷。

适意超混茫,放情遗结束。俯仰天壤间,静胜惟我独。

苍苍有心柏,落落无瑕玉。年纪尚无闻,头颅岂须卜。

题雪梅二阕奉怀敬夫后自是不复作矣

宋代 朱熹

久恶繁哇混太和,云何今日自吟哦。世间万事皆如此,两叶行将用斧柯。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十四 落星寺

宋代 朱熹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谢张彦辅留别之作

宋代 朱熹

一别屡更岁,思君无已时。知君亦念我,相望两嗟咨。

我病君田间,君行护疆陲。隐显既殊迹,会合安可期。

今年定何年,有此一段奇。我来五峰阳,君归九江湄。

闻君肯来辱,欢喜不自持。迎君紫霄峰,举觞白鹅池。

强健初共欣,艰棘旋相悲。相顾出危涕,薄言首东岐。

留连十日饮,怆恨八哀诗。散怀水石幽,遂忘筋力疲。

雄篇既鼎来,逸韵方穷追。云胡遽告别,牙纛风披披。

揽祛不得留,酌酒前致辞。愿君酬此觞,去上白玉墀。

国论罄忠益,庙谟参设施。一请正纪纲,再请诛羌夷。

及时树勋业,慰我空山饥。

训蒙绝句 参前倚衡

宋代 朱熹

理随心见不曾离,苟有斯心便在兹。果似有形君信否,用心熟后自能知。

送林择之还乡赴选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门外槐花似欲黄,高堂应望促归装。个中自有超然处,肯学儿曹一例忙。

次季通昼寒亭韵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不信高怀与世殊,清游试问与谁俱。相将静听潺湲水,洗涤尘襟肯自污。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 ...

宋代 朱熹

门前车马客,无非朝大夫。问公独何事,中岁遽此图。

长安二三公,发白形枯臞。隐忧念名节,亦有此乐无。

次韵择之听话

宋代 朱熹

语道深惭话一场,感君亲切为宣扬。更将充扩随钩索,意味从今积渐长。

诗送碧崖甘叔怀游庐阜兼简白鹿山长吴兄唐卿及诸耆旧三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羌庐不见几经年,一话清游一怅然。此日送君凭问讯,千峰影里旧潺湲。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