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武夷精舍杂咏 晚对亭

武夷精舍杂咏 晚对亭

宋代 朱熹

倚筇南山巅,却立有晚对。苍峭矗寒空,落日明影翠。

诗人朱熹的古诗

游密庵

宋代 朱熹

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朝隮青冥外,暮陟浮云端。

晴岚隮襟裾,水石清肺肝。俯仰未云已,岁月如飞翰。

中年尘雾牵,引脰空长叹。旷岁一登历,心期殊未阑。

矧此亲友集,笑谈有馀欢。结架迫弯埼,徙倚临奔湍。

共惜前古秘,今为后来观。落景丽云木,回风馥秋兰。

林昏景益佳,怅然抚归鞍。谅哉故山好,莫遣兹盟寒。

自溪口买舟至顺昌示同行者

宋代 朱熹

时燠倦长途,买舟至西郭。烟波方渺然,坐此溪上阁。

子留且欢宴,我去成萧索。同行不同调,此意谁与托。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八

宋代 朱熹

童蒙贵养正,孙弟乃其方。鸡鸣咸盥栉,问讯谨暄凉。

奉水鸣播洒,拥彗周室堂。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

劬书剧嗜炙,见恶逾探汤。庸言戒粗诞,时行必安详。

圣途虽云远,发轫且勿忙。十五志于学,及时起高翔。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六 卧龙庵武侯祠

宋代 朱熹

空山龙卧处,苍峭神所凿。下有寒潭幽,上有明河落。

我来爱佳名,小筑寄幽壑。永念千载人,丹心岂今昨。

英姿俨绘事,凛若九原作。寒藻荐芳馨,飞泉奉明酌。

公来识此意,顾步惨不乐。抱膝一长吟,神交付冥漠。

训蒙绝句 道

宋代 朱熹

如何率性名为道,随事如由大路行。欲说道中条理具,又将理字别其名。

题吴公济风泉亭

宋代 朱熹

涧谷居永久,高情未云酬。兹焉发天秘,始造寒岩幽。

上有茂树阴,下有清泉流。结亭倚苍峭,凿磴穷嵌丘。

翠壁自屏立,青藓亦环周。朅来憩永夏,凛若临清秋。

仰空韵笙竽,俯槛锵琳璆。幽听一以会,悠然与神谋。

遐哉超世心,暇日聊娱忧。笑问车马客,谁能淹此留。

墨庄五咏 其四 玩易斋

宋代 朱熹

竹几横陈处,韦编半掩时。寥寥三古意,此地有深期。

次二友石井之作三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泉嵌侧畔一川明,水石萦回更有情。闻说近来疏葺好,想应仍是旧溪声。

题周氏溪园三首 其三 嫣然亭

宋代 朱熹

手种篱间树,枝繁不忍删。新亭最佳处,胜日共欢颜。

景晏春红浅,雨馀寒翠潸。光风回巧笑,桃李任漫山。

宋代 朱熹

怀山不能寐,中宵命行轩。亭午息畏景,薄暮登危峦。

峻极踰百磴,萦纡欲千盘。行行遂曛黑,月落天风寒。

羽人候中涂,良朋集林端。问我何所迫,而尝兹险艰。

疲劳既云极,饥渴不能言。投装卧中丘,幸此一室宽。

怒号竟永夕,客枕无时安。旦起辟幽户,竹树青檀栾。

惊喜非昔睹,披寻得新观。淹留十日期,俯仰有馀欢。

寄语后来子,勿辞行路难。

延平水南天庆观夜作

宋代 朱熹

石楼云卧对江城,城角吟霜永夜清。料得南枝正愁绝,不堪闻此断肠声。

释奠斋居

宋代 朱熹

理事未逾月,簿书终日亲。简编不及顾,几阁积埃尘。

今辰属斋居,烦局一舒伸。瞻眺庭宇肃,仰首但秋旻。

茂树禽转幽,忽如西涧滨。聊参物外趣,岂与俗子群。

送林择之还乡赴选三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青骊去路欲骎骎,回首犹须话此心。一别便成三数月,有疑谁讲过谁箴。

择之所和生字韵语极警切次韵谢之兼呈伯崇

宋代 朱熹

不是讥诃语太轻,题诗只要警流情。烦君属和增危惕,虎尾春冰寄此生。

自东湖至列岫得二小诗 其二

宋代 朱熹

昨日来时万里阴,长江雪后玉千岑。苍茫不尽登临意,重对晴天豁晚襟。

读李宾老玉涧诗偶成

宋代 朱熹

独抱瑶琴过玉溪,琅然清夜月明时。祇今已是无心久,却怕山前荷篑知。

戏答杨廷秀问讯离骚之句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春到寒汀百草生,马蹄香动楚江声。不甘强借三峰面,且为灵均作杜蘅。

次彭应之鱼乐亭韵

宋代 朱熹

亭前活水破轻冰,渐见游鯈傍石棱。老子自知鱼乐处,不须庄惠与同登。

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神州荆棘欲成林,霜露凄凉感圣心。故老几人今好在,壶浆争听鼓鼙音。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笑指斜阳天外山,无端长作翠眉攒。岂知男子桑蓬志,万里东西不作难。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