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巫山见

巫山见

明代 江源

昔闻巫山见,今见巫山来。巫山见兮见莫比,金削面面芙蓉开。

峡中可望不可即,万变云烟自朝夕。十二奇峰天造成,我欲从之无羽翼。

见此名山真大观,且留双眼恣盘桓。闻猿不下思乡泪,见月徒伤去国魂。

谁诬此山下神女,为雨为云总虚语。我为山灵一洗羞,更荐江蘋酹芳醑。

诗人江源的古诗

同李总戎游大悲寺

明代 江源

仙梵嬉游半日陪,岩前金碧映楼台。好山入眼看无尽,他日携樽拟再来。

复次前韵 其九

明代 江源

宝幄璚楼玳瑁宴,一身曾拟当三千。如今别却昭阳伴,敢道君恩不及前。

秋郊偶成

明代 江源

陪祀归涂足胜游,西风节物豁吟眸。黄云万顷三农庆,红树千林一色秋。

几处好山迎马去,谁家新竹出墙抽。天公为我安诗料,并辔何妨共唱酬。

次官汝清伤雨韵

明代 江源

久雨淋漓水溢城,汗渠何处觅深情。九逵迢递埋车辙,八表空濛恼客情。

平地黍苗随汨没,逆流鸥鸟任纵横。遣愁三酌麻姑酒,不学沉酣阮步兵。

次周太仆客中九日韵

明代 江源

去年重九长安第,儿女团栾酒第尊。今日偶逢萍水会,故人邀赏菊花根。

苦吟倦去诗应涩,纵饮狂来海欲吞。佳节与君须抚掌,百年光景第黄昏。

思君恩二首次唐人令狐壳士韵 其二

明代 江源

买赋黄金尽,伤秋白发多。更思前日宠,玉辇几经过。

次前韵答林司训

明代 江源

好似乘船访戴来,一时倾盖壮来开。相逢未拟偿诗债,揖别先须送酒杯。

东郭白云西郭树,南山红日北山雷。天涯正尔相思苦,江上何人奏落梅。

次韵答张东海

明代 江源

大庾归来鬓已丝,庆云书舍适情时。教儿但读先秦典,代食唯歌大雅诗。

谩喜田园连岁熟,莫嫌稚子候门迟。白头金紫还堪叹,车马红尘日夜驰。

德阳分司题竹

明代 江源

川西道侧对此君,六月雨洗无尘氛。独怜劲节不受暑,肯羡长竿能拂云。

如箦可比卫武德,辟俗见重东坡文。纷纷桃李羞与伍,留伴鸟台冰玉人。

郁孤台次诸公韵 其二

明代 江源

观风重上郁孤台,景物于人独快哉。万井烟花都是画,百年怀抱亦须开。

虎头城对崆峒秀,羊角水通章贡来。我趁公馀时一眺,壮观休道小蓬莱。

漫兴三首复次前韵 其三

明代 江源

待漏长安拂曙行,十年京国记平生。联诗东署公霜韵,煮茗西怜借瓦铛。

身外功名须勇退,笑中刀剑最相倾。渊明亦是知几者,纲目书中看品评。

过杨子江

明代 江源

拥节元非汗漫游,严程千里敢淹留。中流未击将军楫,淮水先乘使者舟。

窅窅插天双螮蝀,轻轻傍我一沙鸥。逢人若问过杨子,曾驾长风破巨流。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 其七

明代 江源

避暑宫中纳午凉,篆烟风袅博山香。宫前杨柳更含雨,宫后葵花空向阳。

出塞曲八首 其四

明代 江源

圣主方推毂,沙场欲报恩。宁为全胜算,且莫战功论。

坚壁防骄虏,扬旌止太原。笑他窦车骑,徒尔勒燕然。

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

明代 江源

夏屋崔嵬四面开,攒青飞翠望中回。何人当日操铜斗,曾向山中灭代来。

青楼曲

明代 江源

青楼高高临九逵,绣户锁窗珠逵垂。寝君兮白象床,御君兮青绫帏。

乐君兮珠玉萧,饮君兮黄金卮。鸦玄粉白无不有,人生欢乐须及时。

少年不肯为君住,黄河东逝日西驰。朱颜易衰头易白,劝君且莫轻别离。

毛女图为房参戎题四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槲叶裁衣两鬓蓬,万山芝术自春风。阿房歌舞成何事,误扫蛾眉事祖龙。

次临江布政分司题壁韵 其一

明代 江源

春蚕唧唧枕边闻,衾冷还凭宿火薰。可奈思乡眠不稳,坐消残烛夜初分。

登孺子亭奉和赵绣衣韵

明代 江源

东湖雨溢湍流急,北风日短寒鸦集。湖水中央孺子亭,巍峨争与西山岌。

我因公暇此登临,水色云容正交熠。忆昔汉祚将云亡,上下堂阶无等级。

六阴叠荡狐鼠号,三阳闭塞蛟龙蛰。大厦一木难支撑,党锢诸贤徒饮泣。

先生窥见此几微,白驹皎皎焉能絷。养晦韬光知几人,无怪当时称角立。

牛医见亦堪比伦,钦颐子兮差可及。三徵不起老南州,数亩湖田一蓑笠。

平生厉志何辛勤,不稼不穑宁绝粒。辍耕萧散无外求,坦腹长歌伐檀什。

感恩徒步太尉庐,絮酒炙鸡曾负笈。下榻深知太守贤,掉头不肯侯门揖。

激愚起懦圣人徒,不学神仙事呼吸。千古清风有如此,蹈海休誇鲁连子。

江南行 其一

明代 江源

郎居柳波水,妾住荔子湾。从前不相识,偶不□花间。

问妾何所之,不答低双鬟。知郎虽有意,未敢强开颜。

江源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5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