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金武祥
忆从往岁别乡关,何幸重逢客关间。阅历又添新著作,风尘未改旧容颜。
奇才磊落凭谁拔,傲骨崚嶒肯自孱。握手祇宜同一醉,茫茫且莫话时艰。
寄怀姚秋坪刺史
风流幸接令公香,画舫清尊乐未央。梅瘦菊肥桃李艳,与君十日费评量。
吉州试院重九冯子良先生询赋诗索和和韵二首 其二
节义文章夙所崇,此邦教泽溯流风。秋声谁赋欧阳子,正气犹存信国公。
赖有汝南精月旦,定知冀北快群空。丹黄偶暇挥吟笔,馀勇争誇矍铄翁。
守风刘河口距家二百馀里遂舍海舟而行到处荒凉口占绝句四首 其二
田园万顷尽荒芜,瓦砾盈场到处俱。触目更劳回首望,故乡也似此间无?
遍游桂林山岩
新淦道中二首 其二
剧怜行旅太匆匆,傍岭沿崖曲折通。差喜山花破岑寂,窥窗时入一枝红。
甲戌春初赴罗墅湾二首 其一
辚辚侵晓历垞坡,不用轻航泛绿波。风日晴和逾卅里,冈峦重叠跨三河。
经春揽景年光换,触境思亲涕泪多。二十年前板舆侍,牵衣此地几回过。
白堡小泊
云水光中几度经,渡头日落渐黄昏。危滩激浪疑龙斗,怪石悬崖似虎蹲。
橘柚盈筐香入市,松杉成幄暗藏村。今宵系缆垂杨岸,记否春初旧涨痕。
瀛石观察用捲帘体次韵索和
共结几寒友,原宜松竹邻。乍销江上雪,分赠陇头春。
酬韵方连日,寻芳又几人。还应驴背跨,重访灞桥滨。
送蒋醉园返南昌
赏菊评梅屡唱酬,交因文字契深投。吟豪心挟千秋想,世乱身轻万里游。
浩劫虫沙曾共历,新痕鸿雪却同留。那堪正送春归去,又送君归黯别愁。
守风刘河口距家二百馀里遂舍海舟而行到处荒凉口占绝句四首 其一
惊心怕见劫馀尘,满路腥风最怆神。多少髑髅抛道侧,不知是贼是兵民。
长箄泊舟晚眺
白云如带束山腰,暮色苍然景寂寥。庙破枯藤盘作瓦,岸颓僵柳卧成桥。
林间斗鹊每双堕,波面游鱼时一跳。长短堤边聊系缆,可堪落木正萧萧。
守风刘河口距家二百馀里遂舍海舟而行到处荒凉口占绝句四首 其四
前游曾未半年违,忽已萧条封夕晖。绝似鹤归千岁后,人民城郭总依稀。
试院杂咏七首 其一
锦衣摇玉佩,飒爽多英姿。羽林曾校射,犹记少年时。
夜生
光阴迅速暗中移,飒爽三秋景最宜。万籁共争风过处,众星俱让月来时。
吟诗还拟长城倚,纵酒何须大户辞。多少羁人在天末,塞鸿消息漫迟迟。
试院杂咏七首 其五
说鬼到夜分,空房客独宿。风动帘帷开,摇摇一灯绿。
试院杂咏七首 其七
辛苦贼中来,书生何勇敢。君家旧有名,一身都是胆。
秋试报罢久滞里门感赋二首 其二
百年身世望漫漫,乱后还乡亦大难。偏到穷途增客感,漫从远道博亲欢。
自怜去住无长策,久阅炎凉转达观。闻说终南多捷径,问君投笔可能安。
章门喜晤孙子成明经缙二首 其一
昔年仙侣记同舟,挥手天涯汗漫游。一叶居然逢大海,百花聊共览芳洲。
江声南浦流归梦,云影西山淡客愁。试上滕王高阁望,古来题句几人留。
庄明府耀采厚威政绩诗为陈柏堂孝廉许吉庭司马作三首 其三
噩耗传来泪暗吞,越王台畔共攀辕。哀音已废莪蒿读,直道还明薏苡冤。
自昔棠圻贻惠泽,于今黍谷转春温。他年德政碑重纪,白叟黄童尽感恩。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四
琴床石磴漫留题,小叠峰峦不厌低。更向苏翁亭上望,绿阴穿过一条堤。
金武祥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 159篇诗文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 其二
舟至嘉兴界道梗不前二首 其二
吴昔壬部郎
途中志警
句容道中
赠薛慰农观察二首
偕周星堂明府游半山寺陟谢公墩
九龙十八滩石城险道也归舟过此其险有突过赣州十八滩者为赋七古一 ...
戊辰春仲将赴长沙省亲绕道至吉安阅府试卷感赋二律 其一
重九日偕同人登雨花台
除夕作家书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 其一
漫孤山
游从姑山
赠薛慰农观察二首 其二
舟过鞋山数里忽南风大作回泊姑塘关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六
寄怀姚秋坪刺史 其二
题李秀峰匡山读书图二首 其二
赠周钓甫同谷时庚午七月同客金陵
途中久雨遣闷
悼子四首 其三
赠朱意如
登天门山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 其一
秋试报罢久滞里门感赋二首 其一
探梅归途偕施立之
登石钟山游绀园
吴城大风
茗溪雨雪归途口占
湘河舟次
张君小琴惠诗二章即和原韵奉答 其二
昌山晚泊
赠龚少渔明府
春日初霁偕同人至浮梁县城得三绝句 其一
自吉安至赣州计程五百里篷窗无事偶有所得辄韵之成四绝句 其二
登鸡鸣山入寺小憩
榕斋即事
吉安试院戏作二首 其一
题李明斋
抵会昌呈外舅素庵先生
途中杂咏四首 其二
袁州道中
题白门新柳补记
抵章门即事
送别樵孙茂斋芷香三明府二首 其二
秋日至姬山小湖得四绝句 其二
舟至嘉兴界道梗不前二首 其一
又题寒林访友册页
张君小琴惠诗二章即和原韵奉答 其一
望家书二首 其一
大通镇
过贾太傅故宅
试院杂咏七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