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吴昔壬部郎

吴昔壬部郎

清代 金武祥

片帆东去怅离群,独向秦淮客感纷。六代江山空揽古,十年湖海始逢君。

珠光剑气才无敌,倾盖班荆谊最殷。待得兰陵春酒熟,乡关重与细论文。

诗人金武祥的古诗

试院杂咏七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锦衣摇玉佩,飒爽多英姿。羽林曾校射,犹记少年时。

娄妃墓三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逆流漫说葬江波,更比湘灵饮恨多。野老犹传亡国怨,插秧时节唱秧歌。

子良先生酬诗二律和韵奉答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跌宕湖山自在身,超超大雅独扶轮。文章名世无馀子,治谱传家有替人。

桃实长添方朔寿,梅花近接岭南春。更欣三度重游地,一度风光一度新。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不尽漂摇感,闻君解脱诗。沈屙奚远适,乱世已长辞。

黑劫愁难挽,黄泉痛不知。人琴遥叹逝,客路独凄其。

秋日至姬山小湖得四绝句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古藤十丈落阴凉,踏遍芒鞋引兴长。行到桥边还小立,夕阳两岸听鸣榔。

登北固山游甘露寺

清代 金武祥

危峰独立迥淩虚,万里苍茫眼界舒。第一江山推北固,千秋形势壮南徐。

孤亭直欲超云表,铁塔犹存历劫馀。说到沧桑增感慨,寺门凭眺意何如。

章门喜晤孙子成明经缙二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昔年仙侣记同舟,挥手天涯汗漫游。一叶居然逢大海,百花聊共览芳洲。

江声南浦流归梦,云影西山淡客愁。试上滕王高阁望,古来题句几人留。

镇江舟次

清代 金武祥

孤帆才见下扬州,铁瓮城边又泊舟。客梦喜随家北渡,乡心还共水东流。

无边芳草迷瓜步,不断青山到石头。日暮空江凭眺处,茫茫鼓角动人愁。

风顺口占

清代 金武祥

扁舟如叶剪江行,我与湖山大有情。更喜一番风顺处,小姑迎罢大姑迎。

甲戌春初赴罗墅湾二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童时旧事不堪论,就傅曾从通德门。四载沧桑前度认,百年乔木几家存。

盈阶兰玉绵先泽,入社须眉仰达尊。太息渭阳馀硕果,那禁情话到三更。

沈变堂大令

清代 金武祥

江边一树冲寒开,梅花闹处春风来。官阁诗人动诗兴,可惜健步难移栽。

君作梅花诗,诗中能有画。岂知能画如能诗,写上生绡逞奇怪。

墨痕枯瘦妙入神,逃禅老人身外身。初疑月地堕香影,便与孤山娱好春。

一幅相遗趣横溢,细数枝南与枝北。披图髣髴到江边,一笑相逢旧相识。

寄怀姚秋坪刺史

清代 金武祥

风流幸接令公香,画舫清尊乐未央。梅瘦菊肥桃李艳,与君十日费评量。

寄怀姚秋坪刺史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回首欢场动别愁,津亭相送感绸缪。隋堤烟柳秦淮月,并作江天一片秋。

虔州即事四首 其四

清代 金武祥

漫与坡仙踵后尘,此邦揽胜往尘频。山中自古有明月,郭外至今无逸民。

榕倚荒祠空阅岁,兰寻绝巘远藏春。穷经更向皇初溯,可有奇踪赣巨人。

张少槎明经

清代 金武祥

石头烟雨纷冥濛,一棹催发秦淮东。连朝风利不得泊,破万里浪心犹雄。

扣舷歌啸蛟蜃匿,下笔驱使烟云供。水天一碧渺无际,直疑吹到蓬莱宫。

中流陡起浮玉岛,朱甍碧瓦排青红。停桡拾级造绝顶,振衣千刃淩秋空。

海天四顾发遐想,旷然民物横心胸。同游张子盛文藻,夙擅三绝诗尤工。

遥吟俯唱共挥洒,豪气压倒冈峦崇。登高忽复动乡思,一声怕听天边鸿。

回忆琐闱共文战,如临大敌攻梯冲。偏师一角或制胜,甲兵数万吾能容。

功名要识关气数,仰视天道宁梦梦。即此揽胜互酬答,登瀛他日将毋同。

穷通得失何足问,神仙富贵安适从。临风且与豁怀抱,钓鳌吾欲随任公。

辛酉首夏述怀五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犹忆当年旷日持,河山恢复屡愆期。国无严谴官多怠,将不穷追寇易滋。

竟使羊亡机早失,岂知乌合势终离。即今几处援军集,可慰忧勤圣主思。

泛舟至泳鲤桥

清代 金武祥

红树青山外,斜阳好放舟。风多帆力健,潮定橹声柔。

蓼折曾扶蟹,蘋开为泛鸥。数家临水处,椓杙任淹留。

送夏威如明经回江阴并赠折枝梅花

清代 金武祥

折赠寒枝气味亲,江城犹幸接芳邻。君山消息凭君问,劫后能苏几树春。

静山观察嘱题耕读图册页三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把卷吟哦兴正长,更劳晴雨费商量。披图忽忆江南路,耕读传家旧草堂。

阳江舟次

清代 金武祥

霜天木落正纷纷,樵唱渔歌一路闻。乱石纵横拦去水,奇峰突兀攫归云。

禽幽吭引新翻曲,树老皮皴古篆文。倚棹频来最佳处,此间真个绝尘氛。

金武祥

金武祥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 15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