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六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六

清代 金武祥

远渚苍茫泛鹭鸥,渔舟泊岸网初收。尝茶到此真如画,山色湖光共一楼。

诗人金武祥的古诗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 其四

清代 金武祥

云香水翠稳幽栖,吾爱吾庐任品题。剥啄有时惊犬吠,游行随处听莺啼。

农閒歌起荷花荡,市散人归杨柳堤。最爱夜来新月上,鸣榔船到小桥西。

辛酉首夏述怀五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犹忆当年旷日持,河山恢复屡愆期。国无严谴官多怠,将不穷追寇易滋。

竟使羊亡机早失,岂知乌合势终离。即今几处援军集,可慰忧勤圣主思。

湘河舟次

清代 金武祥

七泽三湘地,扁舟又此过。风尘频跋涉,岁月易消磨。

独客怜吴语,閒吟入楚歌。汀洲有兰芷,采采意如何。

秋日至姬山小湖得四绝句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古藤十丈落阴凉,踏遍芒鞋引兴长。行到桥边还小立,夕阳两岸听鸣榔。

昌山晚泊

清代 金武祥

两山中断处,暼见一河流。过脉留滩石,闻声动客愁。

千重村树暗,四野暮云浮。欲问严家事,悲风满渡头。

里门杂感三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庐井萧条封夕晖,凋零朋旧更何依。里门食宿浑无定,乱后还家不当归。

游从姑山

清代 金武祥

麻姑称福地,兹山奚名从。不闻大姑山,小姑侍御充。

岂必统乎尊,屈汝为附庸。揽胜自兹始,胜境将毋同。

譬如访佳客,以此为先容。出郭二三里,秀媚青芙蓉。

何年飞巨鳌,到此成奇峰。巉岩怒欲压,古寺嵌当中。

偶然一举首,突兀惊双瞳。旁有滴翠崖,泉石尤玲珑。

黝然油米洞,附会誇神功。磨生劈窠字,一一撑青空。

峭壁裂一线,上有天桥通。想见巨灵擘,生面开鸿濛。

绝顶罕人迹,时有仙灵踪。明当赴仙坛,鸾鹤应相逢。

沈变堂大令

清代 金武祥

江边一树冲寒开,梅花闹处春风来。官阁诗人动诗兴,可惜健步难移栽。

君作梅花诗,诗中能有画。岂知能画如能诗,写上生绡逞奇怪。

墨痕枯瘦妙入神,逃禅老人身外身。初疑月地堕香影,便与孤山娱好春。

一幅相遗趣横溢,细数枝南与枝北。披图髣髴到江边,一笑相逢旧相识。

娄妃墓三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逆流漫说葬江波,更比湘灵饮恨多。野老犹传亡国怨,插秧时节唱秧歌。

新淦道中二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缓放征桡喜乍晴,归云断续午风轻。垂杨一路摇残滴,犹向低篷作雨声。

虔州即事四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芳讯初传岭上梅,落帆又向郁孤台。渚清沙白双流合,日丽风酣入境开。

峦翠空同新著雨,滩声惶恐旧闻雷。计程眴历三千里,多少云山过眼来。

试院杂咏七首 其五

清代 金武祥

说鬼到夜分,空房客独宿。风动帘帷开,摇摇一灯绿。

抵会昌呈外舅素庵先生

清代 金武祥

矍铄精神志益坚,又携琴鹤到南天。六旬蔗境逢今日,七邑棠阴记昔年。

犹是怜封思政绩,最难治谱绍家传。婿乡只自惭无补,为纪循良次第编。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四

清代 金武祥

琴床石磴漫留题,小叠峰峦不厌低。更向苏翁亭上望,绿阴穿过一条堤。

赠薛慰农观察二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山斗声名仰望尊,漫劳尘市枉高轩。簪缨敢诩全张旃,杞梓都归薛卞门。

四海衡交增感触,一编述祖托评论。无心喜傍閒云懒,山色清凉笑语温。

守风刘河口距家二百馀里遂舍海舟而行到处荒凉口占绝句四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平原日落已黄昏,投宿荒村早闭门。四野哭声听不断,几家剪纸夜招魂。

瀛石观察用捲帘体次韵索和

清代 金武祥

共结几寒友,原宜松竹邻。乍销江上雪,分赠陇头春。

酬韵方连日,寻芳又几人。还应驴背跨,重访灞桥滨。

镇江舟次

清代 金武祥

孤帆才见下扬州,铁瓮城边又泊舟。客梦喜随家北渡,乡心还共水东流。

无边芳草迷瓜步,不断青山到石头。日暮空江凭眺处,茫茫鼓角动人愁。

送别钱榆庵二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我亦牢骚客,同兹汗漫游。放怀凭纵酒,作赋怕登楼。

异地难为别,孤帆不可留。明朝相送处,离思满江头。

九龙十八滩石城险道也归舟过此其险有突过赣州十八滩者为赋七古一 ...

清代 金武祥

蕞尔小邑深山中,当年开关亦草草。劈开群峡通江河,乱石中流全未埽。

任他水石相搏激,成此危途世应少。我归却乘下水船,叠嶂层峦苦窅窱。

但见旋涡满滩沸,飞湍奋激疾于鸟。森排形似众星布,喧豗势骇狂澜倒。

百怪纷伏牛渚矶,万驽夹射马陵道。萦纡不数九折危,迟速只争一线巧。

更有龙口尤嶙峋,小龙大龙各潆绕。水高何止一丈强,骤下深虞舟莫保。

何年庙宇祠龙神,割鸡沥血致虔祷。入坎出坎真须臾,且向篷窗豁怀抱。

但看两岸去如飞,不用乘风驾帆饱。到此何愁行路难,但觉急流归去好。

金武祥

金武祥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 15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