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龙十八滩石城险道也归舟过此其险有突过赣州十八滩者为赋七古一首

九龙十八滩石城险道也归舟过此其险有突过赣州十八滩者为赋七古一首

清代 金武祥

蕞尔小邑深山中,当年开关亦草草。劈开群峡通江河,乱石中流全未埽。

任他水石相搏激,成此危途世应少。我归却乘下水船,叠嶂层峦苦窅窱。

但见旋涡满滩沸,飞湍奋激疾于鸟。森排形似众星布,喧豗势骇狂澜倒。

百怪纷伏牛渚矶,万驽夹射马陵道。萦纡不数九折危,迟速只争一线巧。

更有龙口尤嶙峋,小龙大龙各潆绕。水高何止一丈强,骤下深虞舟莫保。

何年庙宇祠龙神,割鸡沥血致虔祷。入坎出坎真须臾,且向篷窗豁怀抱。

但看两岸去如飞,不用乘风驾帆饱。到此何愁行路难,但觉急流归去好。

诗人金武祥的古诗

连日雨行口占

清代 金武祥

潇潇风雨打孤篷,尽日舟行晻霭中。新涨又添三尺水,峭寒斜掠一帆风。

含烟堤柳团浓绿,隔雾溪花缀小红。遥指前山信奇绝,飞泉百道挂长虹。

庄明府耀采厚威政绩诗为陈柏堂孝廉许吉庭司马作三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噩耗传来泪暗吞,越王台畔共攀辕。哀音已废莪蒿读,直道还明薏苡冤。

自昔棠圻贻惠泽,于今黍谷转春温。他年德政碑重纪,白叟黄童尽感恩。

吉安试院戏作二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披图也比小登龙,发轫云程是此中。多少香闺传吉语,弓鞋初试一双红。

寄怀姚秋坪刺史

清代 金武祥

风流幸接令公香,画舫清尊乐未央。梅瘦菊肥桃李艳,与君十日费评量。

登天门山

清代 金武祥

焑云万垒望中收,山势嵯峨据上游。百战频年馀故垒,双峰对峙束江流。

玲珑绝壁悬飞阁,寥泬长天接远洲。好向征途向揽胜,不妨到处尽勾留。

湘河舟次

清代 金武祥

七泽三湘地,扁舟又此过。风尘频跋涉,岁月易消磨。

独客怜吴语,閒吟入楚歌。汀洲有兰芷,采采意如何。

璐江道中

清代 金武祥

层峦叠嶂水回环,鱼鸟亲人意自閒。白雨横飞泉出峡,赤霞高拥火烧山。

松林阴翳二三里,茆屋欹斜一两间。剧爱倪黄留画本,船头看到夕阳殷。

春日舟行三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游览何嫌荡桨迟,沿溪一任野航移。短篷忽觉微阴覆,知是红桥乍过时。

雩都道中

清代 金武祥

山重水复路迢迢,劫后秋榕叶未凋。古岸泥高坚似石,乱滩雨足涨如潮。

趁墟归向斜阳晚,结寨居从绝壁遥。只觉炎荒风景异,不妨随意纪歌谣。

抵会昌呈外舅素庵先生

清代 金武祥

矍铄精神志益坚,又携琴鹤到南天。六旬蔗境逢今日,七邑棠阴记昔年。

犹是怜封思政绩,最难治谱绍家传。婿乡只自惭无补,为纪循良次第编。

送夏威如明经回江阴并赠折枝梅花

清代 金武祥

折赠寒枝气味亲,江城犹幸接芳邻。君山消息凭君问,劫后能苏几树春。

守风刘河口距家二百馀里遂舍海舟而行到处荒凉口占绝句四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田园万顷尽荒芜,瓦砾盈场到处俱。触目更劳回首望,故乡也似此间无?

征程杂咏三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浅滩碎石比琼琚,五色成纹画不如。拾向瓷盂作清供,为他养个小游鱼。

句容道中

清代 金武祥

冈峦重叠锁寒烟,策马长途趁一鞭。衰草接天迷野烧,小桥横涧咽山泉。

田园寂寞秋风里,城邑荒凉夕照边。多少疮痍犹未复,不堪揽辔重流连。

登抚州拟岘台和李秀峰韵

清代 金武祥

百战孤城在,巍然峙此楼。几经烽火劫,不尽古今愁。

山色当窗落,江声抱郭流。谁追羊叔子,遐想寄千秋。

晓过峡江县

清代 金武祥

解缆趁清晓,南来第几程。云低藏塔影,风急乱滩声。

古树多欹岸,青山半入城。梦回残月落,江上一帆轻。

登北固山游甘露寺

清代 金武祥

危峰独立迥淩虚,万里苍茫眼界舒。第一江山推北固,千秋形势壮南徐。

孤亭直欲超云表,铁塔犹存历劫馀。说到沧桑增感慨,寺门凭眺意何如。

送别樵孙茂斋芷香三明府二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萍聚天涯好共敦,几回觞咏乐晨昏。莺花后日虚良会,鸿雪当年认旧痕。

此去奇文谁共赏,何时别绪更重论。怜他江畔春初柳,未放长条也断魂。

途中久雨遣闷

清代 金武祥

逆流日日滞征桡,积雾沈阴入望遥。不肯放晴天似吝,争先出峡水何骄。

萧条客路凭诗遣,料峭春寒仗酒消。每到夕阳云忽漏,夜来又听雨潇潇。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木兰生意未全摧,曾见慈亲手自栽。百劫尚留先泽在,群花应喜主人来。

一枝秋老还攀桂,十月春融好伴梅。后起漫占多富贵,落成时节牡丹开。

金武祥

金武祥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 15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