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 其二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扰攘干戈日,天涯叹只身。邓攸常抱痛,奉倩早伤神。

远客三千里,劳生五十春。全家犹泛宅,易箦最酸辛。

诗人金武祥的古诗

挽吴樵孙

清代 金武祥

薤露俄传泪暗吞,茫茫天道竟吞论。当年治行曾称最,此地苍生尚感恩。

犹幸暮年归志遂,谁于薄俗古风存。科名累世多阴德,会见重兴驷马门。

试院杂咏七首 其五

清代 金武祥

说鬼到夜分,空房客独宿。风动帘帷开,摇摇一灯绿。

赠朱意如

清代 金武祥

相见各恨晚,倾谈慨以慷。几经流俗险,漫说少年狂。

身世壶堪隐,风尘剑有铓。奇才谁拔尔,四顾益彷徨。

偕周星堂明府游半山寺陟谢公墩

清代 金武祥

佛寺重开净劫尘,薄游访古到尘闉。一墩自占江山秀,千载常怀晋宋人。

棋局荒凉云寂寂,涧泉清冷石粼粼。登临亦有超然想,可许幽栖共结邻。

句容道中

清代 金武祥

冈峦重叠锁寒烟,策马长途趁一鞭。衰草接天迷野烧,小桥横涧咽山泉。

田园寂寞秋风里,城邑荒凉夕照边。多少疮痍犹未复,不堪揽辔重流连。

途中杂咏四首 其四

清代 金武祥

每到停舟逸兴添,征途风味亦何嫌。山肴野蔌都清脆,更有村醪一味甜。

重九日偕同人登雨花台

清代 金武祥

难得重阳称意晴,雨花台上畅游情。品泉曾共煎茶到,出郭聊为访菊行。

对景不堪惊物候,登高还欲志澄清。可怜六代都陈迹,俯仰兴衰百感生。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 其四

清代 金武祥

云香水翠稳幽栖,吾爱吾庐任品题。剥啄有时惊犬吠,游行随处听莺啼。

农閒歌起荷花荡,市散人归杨柳堤。最爱夜来新月上,鸣榔船到小桥西。

赠薛慰农观察二首

清代 金武祥

六代江山一寓公,幸从座上挹公风。官曾杭帅同坡老,家近滁州号醉翁。

入寺旃檀参密谛,盈堤新柳护芳丛。年来添得吟怀健,萸菊光阴兴转融。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木兰生意未全摧,曾见慈亲手自栽。百劫尚留先泽在,群花应喜主人来。

一枝秋老还攀桂,十月春融好伴梅。后起漫占多富贵,落成时节牡丹开。

白堡小泊

清代 金武祥

云水光中几度经,渡头日落渐黄昏。危滩激浪疑龙斗,怪石悬崖似虎蹲。

橘柚盈筐香入市,松杉成幄暗藏村。今宵系缆垂杨岸,记否春初旧涨痕。

静山观察嘱题耕读图册页三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把卷吟哦兴正长,更劳晴雨费商量。披图忽忆江南路,耕读传家旧草堂。

自吉安至赣州计程五百里篷窗无事偶有所得辄韵之成四绝句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峰峰苍翠映斜曛,曲径羊肠细不分。忽漫半空樵唱落,一肩冲破岭头云。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回思旧事感沧桑,辛苦艰难十桑尝。未遂万间成广厦,且从千里慰高堂。

谋深菽水经营早,话到田园意味长。何日三湘放归棹,团圞一室快称觞。

戊辰春仲将赴长沙省亲绕道至吉安阅府试卷感赋二律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才挂征帆便怅然,连天风雨暮云边。奔驰客路频千里,暌隔高堂已七年。

忍使桑榆违色养,敢因儿女遂情牵。空囊且莫嫌羞涩,尚有新诗贮百篇。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 其四

清代 金武祥

击楫大江横,苍茫铁瓮城。暂离成永诀,入梦恍平生。

望远棺难拊,开缄泪已倾。当时分手处,历历记分明。

樵孙茂斋芷香三明府更番治具招集鸿雪轩亦岁暮一乐也席上口占

清代 金武祥

杯盘连日扰郇厨,绿酒红灯且厨娱。百斗未曾酣李白,一毛原不拔杨朱。

诸公手试烹鲜妙,贱子心偏饱德腴。也算客中逢胜会,此番鸿雪记能无?

璐江道中

清代 金武祥

层峦叠嶂水回环,鱼鸟亲人意自閒。白雨横飞泉出峡,赤霞高拥火烧山。

松林阴翳二三里,茆屋欹斜一两间。剧爱倪黄留画本,船头看到夕阳殷。

登石钟山游绀园

清代 金武祥

名园蹊径本天成,一览江山倍成情。百战尚思金鼓震,千秋犹作石钟鸣。

鄱湖水远孤帆出,庐岳云閒夕照明。且向坡山楼上望,不须月下小舟行。

漫孤山

清代 金武祥

九派来浔阳,巨漫汇吴楚。屹然漫孤山,中流作砥柱。

陡峭绝倚傍,矗立峙今古。玲珑一峰秀,烟云互吞吐。

何年祀仙姝,凿翠辟殿宇。旁有彭郎矶,附会资谐语。

一棹溯空江,迷离值微雨。篷窗纵遐瞩,兹山快先睹。

风利不得泊,登山兴偏阻。扁舟东下时,斯游会当补。

金武祥

金武祥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 15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