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金武祥
叹息前朝事,扁舟又此过。强藩将问鼎,同室竟操戈。
天子徵歌急,权奸窃柄多。矶边怀古意,呜咽付江波。
雩都道中
山重水复路迢迢,劫后秋榕叶未凋。古岸泥高坚似石,乱滩雨足涨如潮。
趁墟归向斜阳晚,结寨居从绝壁遥。只觉炎荒风景异,不妨随意纪歌谣。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 其一
不尽漂摇感,闻君解脱诗。沈屙奚远适,乱世已长辞。
黑劫愁难挽,黄泉痛不知。人琴遥叹逝,客路独凄其。
试院杂咏七首 其二
相聚复分散,两人各异迹。我是适楚南,君是归楚北。
舟过鞋山数里忽南风大作回泊姑塘关
鹢首今真退,淹留又此关。水连天作岸,风激浪成山。
岛屿苍茫外,帆樯出没间。沙堤聊散步,羡煞白鸥閒。
娄妃墓三首 其一
香土曾埋玉骨清,夕阳芳草共愁生。东流一片西江水,隐约还闻呜咽声。
自吉安至赣州计程五百里篷窗无事偶有所得辄韵之成四绝句 其四
层峦叠嶂纵吟眸,云水光中荡一舟。忽讶篷窗生暝色,数峰突兀压船头。
秋试报罢久滞里门感赋二首 其二
百年身世望漫漫,乱后还乡亦大难。偏到穷途增客感,漫从远道博亲欢。
自怜去住无长策,久阅炎凉转达观。闻说终南多捷径,问君投笔可能安。
除夕作家书
红烛清樽度岁时,人家圃集夜迟迟。那堪旅馆寒灯下,独写家书话别离。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 其四
击楫大江横,苍茫铁瓮城。暂离成永诀,入梦恍平生。
望远棺难拊,开缄泪已倾。当时分手处,历历记分明。
登鸡鸣山入寺小憩
禅关寂寂径通幽,步上鸡鸣最上头。眢井长埋千古恨,虚堂高吸一湖秋。
偶逢奇石向人立,时有閒云随客留。莫到台城增感慨,登临且与豁吟眸。
新淦道中二首 其一
缓放征桡喜乍晴,归云断续午风轻。垂杨一路摇残滴,犹向低篷作雨声。
吉安试院戏作二首 其二
披图也比小登龙,发轫云程是此中。多少香闺传吉语,弓鞋初试一双红。
新喻道中
日日邮程记,惊心容路赊。风多帆鼓腹,滩险石磨牙。
好鸟啼丛筱,游鱼唼落花。溪山幽绝处,羡煞野人家。
试院杂咏七首 其四
七叶绵金貂,豪华更风雅。百幅梅苍图,一笔便挥洒。
甲戌春初赴罗墅湾二首 其一
辚辚侵晓历垞坡,不用轻航泛绿波。风日晴和逾卅里,冈峦重叠跨三河。
经春揽景年光换,触境思亲涕泪多。二十年前板舆侍,牵衣此地几回过。
登北固山游甘露寺
危峰独立迥淩虚,万里苍茫眼界舒。第一江山推北固,千秋形势壮南徐。
孤亭直欲超云表,铁塔犹存历劫馀。说到沧桑增感慨,寺门凭眺意何如。
戊辰春仲将赴长沙省亲绕道至吉安阅府试卷感赋二律 其一
才挂征帆便怅然,连天风雨暮云边。奔驰客路频千里,暌隔高堂已七年。
忍使桑榆违色养,敢因儿女遂情牵。空囊且莫嫌羞涩,尚有新诗贮百篇。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五
宿雨初收似镜平,楼台高下夕阳明。谁家池馆逮相望,长笛参差弄晚晴。
瀛石观察用捲帘体次韵索和
共结几寒友,原宜松竹邻。乍销江上雪,分赠陇头春。
酬韵方连日,寻芳又几人。还应驴背跨,重访灞桥滨。
虔州即事四首 其四
漫与坡仙踵后尘,此邦揽胜往尘频。山中自古有明月,郭外至今无逸民。
榕倚荒祠空阅岁,兰寻绝巘远藏春。穷经更向皇初溯,可有奇踪赣巨人。
金武祥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 159篇诗文
探梅归途偕施立之
舟至嘉兴界道梗不前二首 其二
漫孤山
庄明府耀采厚威政绩诗为陈柏堂孝廉许吉庭司马作三首 其一
途中杂咏四首 其二
赠薛慰农观察二首
娄妃墓三首 其二
虔州即事四首 其一
游从姑山
舟至嘉兴界道梗不前二首 其一
九龙十八滩石城险道也归舟过此其险有突过赣州十八滩者为赋七古一 ...
夜生
辛酉首夏述怀五首 其四
晓过峡江县
沈变堂大令
子良先生酬诗二律和韵奉答 其一
途中志警
镇江舟次
吉安试院戏作二首 其一
守风刘河口距家二百馀里遂舍海舟而行到处荒凉口占绝句四首 其一
春日初霁偕同人至浮梁县城得三绝句 其一
湘河舟次
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 其二
自吉安至赣州计程五百里篷窗无事偶有所得辄韵之成四绝句 其一
虔州赠俞芝恬大令敦培
试院杂咏七首 其三
自吉安至赣州计程五百里篷窗无事偶有所得辄韵之成四绝句 其二
登天门山
赠薛慰农观察二首 其二
扬州即事四首 其二
辛酉首夏述怀五首 其五
王萼楼司马家棣邀同人春游作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六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三
悼子四首 其三
榕斋即事
茗溪雨雪归途口占
春日初霁偕同人至浮梁县城得三绝句 其三
张家渡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四
送夏威如明经回江阴并赠折枝梅花
题李秀峰匡山读书图二首 其一
挽吴樵孙 其二
袁州道中
秋日至姬山小湖得四绝句 其四
过贾太傅故宅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 其三
风顺至马当舟人因风过大泊舟戏作一首
虔州即事四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