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用元韵呈熊伯通

再用元韵呈熊伯通

宋代 孔平仲

一望膺门眼已明,欣然倒屣辱公迎。林泉真作仙人宅,杖屦容参长者行。

道论风生挥玉麈,渴心尘积饮金茎。匆匆短棹依城去,连日西斋梦寐清。

诗人孔平仲的古诗

呈梦锡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妻孥能相期,每出必遽还。如其归稍晚,必谒郑推官。

别介之

宋代 孔平仲

归去白云居,山行百里馀。腰藏三尺剑,腹载五车书。

暮雨添云重,秋风落翠疏。此时别离兴,滴泪满襟裾。

寄常父二首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欲和来诗诗未就,恍然心在历山阳。寒灯一点静相照,风雪打窗冬夜长。

送梦锡往齐州

宋代 孔平仲

望君之行车,既远目亦收。惟有随君心,千里不能休。

我兄在历城,相别岁已周。音问月三四,东西交置邮。

岂如一相见,君今涉其州。为我道亡恙,深言致绸缪。

先驰魂梦往,迎子鹊山头。

和常父初五日渡江

宋代 孔平仲

半旬滞西陵,霖雨注船屋。昨日风更豪,江边拔长木。

初宵尚哮吼,海水皆倒蹙。向晚稍萧条,飞廉想遭戮。

重云扫阴晦,皎皎见星宿。大哉天地内,变化反手速。

我行不惮早,畏此潮信足。刀鱼颇轻捷,舟子短结束。

十夫共一橹,喜噪比趋陆。船头列火炬,幕下烧绛烛。

蛟龙睡方醒,水陆骇窜伏。吟哦未及终,已在吴堤曲。

青山绕逶迤,楼阁媚初旭。钱塘虽旧游,梦想尝在目。

便当跨月轮,俯耳听清瀑。重阳复不远,共采岩前菊。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四

宋代 孔平仲

赏静连云竹,移因风雨秋。我圃日苍翠,会心直罕俦。

若人才思阔,文彩珊瑚钩。新诗锦不如,札翰时相投。

寄王滑州

宋代 孔平仲

至意须同陈与雷,田家老瓦愧云罍。缶非可击参韶乐,木肯垂阴庇野苔。

台辅雍容君有量,里闾寒贱我如灰。火龛对坐年华宴,安得西飞到滑台。

至盱眙作

宋代 孔平仲

邮亭系马日西斜,却向盱眙望白沙。春色淡中唯有柳,晓风狂过已无花。

古人出处真难一,吾道穷通未可涯。白水黄粱不须具,呼奴挈榼取流霞。

霁夜

宋代 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冠盖满京华,藩篱带松菊。看君用幽意,必种数竿竹。

婵娟碧鲜静,窈窕一林麓。排闷强裁诗,清文动哀玉。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二

宋代 孔平仲

入门高兴发,而无人世喧。丛篁低地碧,疏林听晚蝉。

衰年旅炎方,只想竹林眠。安得骑鸿鹄,飞去坠尔前。

送从道

宋代 孔平仲

去年风云搅天暗,君马区区之海涯。

今年苦寒又访别,正是去年行役时。信阳虽远重来得,小桃常探春消息。

如今官满去不返,又见花开谁记忆。乾坤浩荡归无乡,岁月峥嵘老相逼。

一官奔走随所使,后期会合知南北。篇诗惜别人少和,须知此别真可惜。

黄髯半醉舌若蜚,它日樽前无此客。

泊舟姑孰堂

宋代 孔平仲

崎岖遵狭港,托庇倚葭芦。泊舟姑孰堂,乃在溪上居。

此溪来处远,东引丹阳湖。微风起天外,爽气得秋初。

而我尚厌暑,卷帘心不舒。蓬头赤两脚,踯躅绕四隅。

坐砌未为惬,偃身卧碑趺。中宵倦摇箑,流汗落衣裾。

因观今则然,自问昔何如。人情有未足,不见有有馀。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八

宋代 孔平仲

欻翕炎蒸景,汗踰水浆翻。凄凄自生凉,风竹在华轩。

萧摵寒箨聚,比公头上冠。独在天一隅,可望不可攀。

郭公

宋代 孔平仲

枉渚潮初落,平冈日又西。芦丛深处泊,惟有郭公啼。

观马骑

宋代 孔平仲

马军上马挟角弓,东西排列次第同。鸣金一敲驰且射,七十二疋如旋风。

黄尘纷纷有杀气,得隽呼声动天地。想见阴山血战时,出没飞腾千万骑。

学舍

宋代 孔平仲

簿领如棼处处忙,日华偏向此中长。吟馀林表孤云改,梦觉窗间小雨凉。

佩玉上趋承斗极,棹歌深入钓沧浪。何如潇洒诗书局,不在山林不庙堂。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三

宋代 孔平仲

醉醒多在钓鱼矶,越国云溪秀发时。只用篇章为教化,声声可作后人师。

上巳饮于湖上

宋代 孔平仲

城南春已老,湖上雨初晴。草作忘忧绿,风为解愠清。

杨花轻欲下,菱叶细方生。酒影低云木,歌声伴画莺。

赏心残蕊在,幽曲小舟横。却笑兰亭会,吟诗半不成。

寄芸叟 其三

宋代 孔平仲

年过半百合归去,谨杜衡门深退藏。衰白前途有多少,使君子细更商量。

孔平仲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