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孔平仲
曾佩金章祷象龙,滂沱飞雨出龙穷。泰山吐雾连朝暗,东海驱波半夜空。
爽压炎蒸民少病,润流枯涸岁将丰。黄堂下视相欢意,助以袁宏一扇风。
呈幕客
夜雨晓未歇,清寒侵客颜。云昏天带海,风阔地无山。
莲幕君筹画,茅斋我闭关。新书正多事,何幸拥炉閒。
登贺园高亭
东武名园数贺家,更于高处望春华。深红浅白知多少,直到南山尽是花。
饮梦锡官舍出文君西子小小画真
西施苏小卓文君,画笔相传窈君真。虽有金珠并粉黛,恨无笑语与精神。
一樽美酒留连客,千载芳魂著莫人。醉眼恍然迷不觉,自惭心地尚埃尘。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十
碧色忽惆怅,霜埋翠竹根。啾啾黄雀啅,宅舍如荒村。
侍婢艳倾城,焕若灵芝繁。天寒翠袖薄,染泪在丛筠。
迷途
吹灯治行装,戴月即前路。深村苦多歧,乃使行者误。
东西皆可往,曲折何所遇。泥中虎斗迹,草木新封墓。
阴云忽以兴,四顾增恐惧。及今亦谁咎,初失在跬步。
林木杳峥嵘,邱原莽回互。虽闻叱牛声,欲问不知处。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 其四
执热逼入伏,一叶益局促。日落月欲出,豁若脱桎梏。
木色郁碧幄,竹节削绿玉。赤脚踏白石,宿泊得沐浴。
宽恤民力
天地清明日,君臣际会秋。雷霆大号遍,雨雪湛恩流。
士卒休群戍,耕桑劝九州。中邦节赐予,下吏省诛求。
物继由庚咏,民喧击壤讴。泰宁堪坐致,宽恤此良谋。
户晓为今失,官询校古羞。愚言惟圣择,神断戒优游。
送梦锡往齐州
望君之行车,既远目亦收。惟有随君心,千里不能休。
我兄在历城,相别岁已周。音问月三四,东西交置邮。
岂如一相见,君今涉其州。为我道亡恙,深言致绸缪。
先驰魂梦往,迎子鹊山头。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二十一 北渚亭
高深极前临,苍莽接回眺。齐州景物多,于此领其要。
赠武科胡七
三尺青蛇丈二矛,崛然来应武科求。东南近出人才美,西北当宽帝顾忧。
战马夜嘶榆塞月,征衣寒犯玉关秋。古今将相皆无种,好取班超万里侯。
曹亭三绝句 其二
漾舟荷花里,舣棹绿杨阴。却上曹亭望,山高江水深。
通判成郎中生日人凡送香合寿星皆不受独以诗献
和似阳春静似山,讴谣千里祝公年。暂留卑湿江城地,且庆舒长夏景天。
盛德自当增寿考,高才行且复蕃宣。香奁画轴知无用,只有诗篇不值钱。
登资圣阁
平时尝仰望,今日一登临。海岱封疆小,乾坤气象深。
废城增古意,叠嶂起诗心。远目方驰骋,春云还自阴。
招常父承君舟中观雪
泊舟亭下水,隔岸有脩竹。晨起雪纷纷,开帘见群玉。
请来同此景,一醉杯中绿。
铸钱行
三更趋役抵昏休,寒呻暑吟神鬼愁。从来鼓铸知多少,铜沙叠就城南道。
钱成水运入京师,朝输暮给苦不支。海内如今半为盗,农持斗粟却空归。
送段从道司户
扰扰东来又西去,风霜匽薄不胜劳。请君饮马沂河上,徐看家山万叠高。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四
赏静连云竹,移因风雨秋。我圃日苍翠,会心直罕俦。
若人才思阔,文彩珊瑚钩。新诗锦不如,札翰时相投。
呈梦锡
结绶本何意,浩歌今欲归。从君卧病去,使我出门希。
燕领新雏出,鸱盘落景飞。何时起相见,一笑两忘机。
诗赠王
广庭试群材,俊笔驰短晷。锁厅争第一,乃后二三子。
骑龙失头角,十载困泥滓。泛舟自淮南,得邑穷楚尾。
江上始相逢,清名久吾耳。油然睹颜色,悦泽已可喜。
博学有渊源,高谈见根柢。有如万斛钟,久叩声益起。
如君岂易得,蹭蹬乃在此。棫朴析为薪,奈何遗杞梓。
我本世畸人,儳焉顽似鄙。一官傍松楸,自足胜朱紫。
功名已灰心,藜藿思没齿。欲结方外游,徜徉访云水。
闻君亦有意,不恋五斗米。笑指庐山高,论交从此始。
呈王子高殿丞
天上人间事不同,相思何日却相逢。芙蓉城在蓬莱外,海阔波深千万重。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九 百花台
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
李白祠堂 其二
知郡太博临宴公宇诗以为谢唐林夫在席
遗介之蔗
以事往齐州初发密
呈陆农师 其五
荆林馆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一 阅武堂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三
和常父见寄
子夜四时歌 冬
新开
王舍人庄
寄孙元忠 其二十七
收家书
和人见赠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
银河咏
学舍
五杂组 其四
入亳州界
梦锡遗蔗
题清斯堂
随倅
惜别一首呈陆亨儒
承芸叟寄示新词一篇以此寄谢扬子云书亦有色乎此亦书之色也
四日
寄芸叟
送周文之主簿
八音诗 其三
十月二十一日夜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一
昼眠呈梦锡
毛阳
送觉兹住凤山 其一
寄邹蹇叔
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四
谢梦锡见临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二
惜别为从道作
又谢诸君酬和
和常父
寄题萧丈止亭
诗致卓道士灵座
五杂组 其六
晦之厌州县之劳作诗奉勉
席上劝王八饮
十月梨花
狂犬
和刘江宁韵送张天觉同年三首 其一
呈馆
宵兴
赠王吉甫 其二
曹亭三绝句 其三
子夜四时歌 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