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一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未归西掖掌丝纶,且面南谯作纶臣。三已何尝观愠色,一鸣从此却惊人。

朱轓暂去求民瘼,黄闼行当秉国钧。记取庐山公旧隐,几多草木待青春。

诗人孔平仲的古诗

郡官送杨文思独以事不赴

宋代 孔平仲

匆匆行人行,车马已在坂。主人马客止,客畏白日晚。

阳关发哀唱,春物况满眼。城中流水长,离恨不可浣。

我虽居学宫,不往若疏懒。斯心独摇摇,送客千里远。

小庵诗

宋代 孔平仲

甃石为道,旁植冬青不死之灵草。跨水为桥,上有百年老木之清阴。

小庵又在北墙北,花竹重重深更深。公馀竟日无一事,卜此佳趣聊栖心。

明月为我迟迟不肯去,清风为我淅淅生好音。阒然宴坐如涧谷,乐以真乐非丝金。

君看此庵亦何有,架竹编茅容侧肘。人生自足乃有馀,不羡檐牙切星斗。

朝携一筇杖,暮炷一炉香。悠然每独笑,物我两皆忘。

求言

宋代 孔平仲

人多护所短,孰肯告之言。不自聪明广,何由道义尊。

知非君子趣,文过鄙夫存。安得同心友,相攀至圣门。

自和喻意四首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青山望不极,落日意偏孤。生计一瓢足,秋风双鬓枯。

顾予兰纫佩,笑子帛缠须。别有相同处,胸中万顷湖。

熙宁口号 其五

宋代 孔平仲

百姓命悬三尺法,千秋谁恤两端情。近闻崇尚刑名学,陛下之心乃好生。

曹亭三绝句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外看江水长,里见荷花发。庐阜收白云,南浦浸明月。

晚凉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晚凉睡觉坐前轩,悄寂无人共语言。近见南山片云起,满塘荷叶雨声喧。

诸君送黄

宋代 孔平仲

不能送行客,赠以绿杨枝。试看青青眼,此心当自知。

风人一绝

宋代 孔平仲

须烦玉手自操刀,便趁槐芽作冷淘。剩泼葱油抹羊肉,不嫌潇洒爱萧骚。

使纸甚费

宋代 孔平仲

家贫何所费,使纸如使水。亲交纸见遗,自买不知几。

置之几案间,数轴俄空矣。作字本不工,学书非不喜。

不知何故尽,疑若有神鬼。若云随置邮,性复懒笺启。

间纸强为之,皆出不得已。横斜若幡脚,龃龉如雁齿。

数易仅能成,纷纷多废委。叙致失轻重,畏慎防触抵。

往往已缄封,时时又删洗。遂令巾衍竭,大半纸缘此。

昔无楮先生,云自蔡伦始。假令行竹简,秃野未供使。

人生有知慧,不若愚且鄙。古来取卿相,未必皆经史。

谁教识点画,空耗五斗米。咄嗟为此诗,又是一张纸。

海南碧琉璃瓶

宋代 孔平仲

手持苍翠玉,终日看无足。秋天长在眼,春水忽盈掬。

莹然无埃尘,可以清心曲。有酒自此倾,金樽莫相渎。

饯梦锡于折柳亭醉中倚柱

宋代 孔平仲

折柳亭边柳已衰,送行犹拗最高枝。西风黄叶萧萧地,多少伤心为别离。

和子瞻西掖种竹二首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此君安可一朝无,请看西园种竹初。嶰谷正当吹凤后,葛陂犹是化龙馀。

风摇梦枕秋声碎,月满吟窗夜影疏。他日如封管城子,莫嫌老秃不中书。

题清斯堂

宋代 孔平仲

河流与淮接,于此一堂成。水色已可爱,主人心更清。

鱼潜晚日静,柳落秋空明。本自无尘土,何须歌濯缨。

朱君以建昌霜橘见寄报以蛤蜊

宋代 孔平仲

赠我以海昏清霜之橘,报君以霜南紫唇之蛤。橘肤软美中更甜,蛤体坚顽口长合。

开花结子幸采摘,没水藏泥岂蕲得。二物同时有不同,赋形与性由天公。

请君下箸聊一饱,莫索珠玑向此中。

闻砧作

宋代 孔平仲

见蚕成茧能几日,缯帛输官千日疋。丁丁砧杵相和鸣,半夜霜风入秋律。

一年寒事从今始,四序流光如羽疾。昨朝尚喜迎凉坐,闭户羃窗嫌不密。

人生天地随气转,此身犹复非吾物。痴儿干世孰自量,欲与造化争飘忽。

功名富贵固有时,进退屈信何可必。匏羹菽饭幸粗饱,何用操瓢向人乞。

送马朝请使广西

宋代 孔平仲

海水扬波今合清,秋风千里使清行。言皆有道非徒发,事若无心更不生。

谈笑从容怀远俗,琴书潇洒寄高情。伫闻静胜诸蛮服,何必楼船十万兵。

发谷熟县寄扬州同寮

宋代 孔平仲

清晨出古县,独遇卖花翁。芍药三数朵,琼苞出渐红。

皎如情人未梳洗,朱帘半掩娇春风。

去年维扬陪胜赏,此花开谢旬月中。

名园胜刹处处有,深畦浅垄无西东。品流已多搜绝异,若数英俊遗凡庸。

迩年新花更奇巧,造化彫琢何时穷。

离家今日已千里,云雨浩荡迷淮东。而今又及赏花月,因循不赏花更空。

寄语维扬好相识,花时勉泛黄金钟。

召伯水落

宋代 孔平仲

朝落一寸水,暮落一寸水。卷水去入湖,更值南风起。

舟行意虽急,滞碍乃如此。矗矗在吾前,千艘正衔尾。

陶侃

宋代 孔平仲

梭作龙飞应自喜,指将针决欲何求。赖君乍觉登天梦,不尔王敦一辈流。

孔平仲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