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曾伯
又和答云岩 其一
翠箔香销晓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挽李楼山观文三首
水调歌头 其十一 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从他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
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登西楼题柱
禁烟日登嵯峨阁和方孚若韵
饯章漕乐语口号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和疏轩琵琶亭韵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水龙吟(寿游参政)
月峡重九感怀
陈次贾归以二诗言别和韵送之
挽吴文昌母夫人 其一
懿范儒家出,灵台佛地平。活人裨惠爱,教子以忠清。
康肃母无愧,中郎女有声。老天昭德报,兰桂满庭荣。
水调歌头·万里净无翳
初夏即事简昞仲
送书记雷宜叔造朝
和蒋志父春风亭韵 其一
不须举扇障西风,且付黄花一风中。渐喜卢㕙成两毙,仍愁蜂蚁起群雄。
未能长策辕从北,果有真儒辙岂东。老我数奇何所用,快教儿辈学从戎。
寿应茶马 其一
自联班序简宸聪,廊庙江湖一节同。百世几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风。
得莘渭上康时策,有伊洛间传道功。早晚为霖洗炎热,苍生俱出炭炉中。
又用韵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三
溯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于叶,我愧满襟皆是尘。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醉蓬莱(代寿昌州守叔祖)
九日登寿沙城楼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
挽别大参二首
摸鱼儿·对垂弧
过清汀洮阳驿和方孚若韵
满江红 其一 丙辰生初自赋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
又和答云岩
登尘表
水龙吟 其十二 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
和尤帅长赠郑通庵韵二首
甲申宁庙挽词
己未元日寄子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桃李
八声甘州(中秋小集无月)
入郢访张学宾因睹旧句有感
宁国道间喜晴
道音梅花可爱风无复存者
沁园春(甲辰寿王总侍)
摸鱼儿·趁西风
将到永州宿村舍
挽蜀帅赵侍郎二首
寿城围解制参向君玉贶以凯歌和韵二首
晚宿大塘市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其二
满江红 其将 乙卯咏海棠
八声甘州·记当年
送周昞仲大卿归江西
水调歌头·君莫厌行役
蜘蛛和韵
和制干陈循道惠鹤韵
和将志父春风亭韵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阻风固城湖
过樊城用刘清叔韵
题宣公祠
襄州道间骤寒
柳梢青(丙戌送陈仁父赴班)
水龙吟(送吴季申赴省)
登郢州白雪楼
水龙吟·归来三见梅花
己酉庆周子将寿八十
夜分和郑小山韵二首
丁已闰月六日登岳阳楼
登果州金泉山和韵
挽尤端明四首
满江红(乙卯咏海棠)
沁园春(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
宣公祠
黄州上已和王子方雪堂韵
八声甘州(癸丑生朝)
贺新郎(己丑为亲庭寿)
益昌官舍简昞仲
沁园春(己未初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