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赏菊 其二

赏菊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疾风吹劲枝,寒月照冷艳。独抱岁寒心,林深人不见。

诗人黎民表的古诗

送方计部子及还留都

明代 黎民表

画省三年报政成,秋风吹客复南征。佩鱼湘水名犹在,策骏燕台坐尽倾。

西第歌钟怜卜夜,司农飞挽待趋程。摇心花柳秦淮路,曾是江东老步兵。

送梁少嘉内侄北上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海子荷花十丈开,龙舟避暑未应回。无媒亦有江南树,扶荔宫中着意栽。

邓君肃以菊花见贻口占五绝奉荅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燕台几见此花开,急管繁弦处处催。篱下白衣虽寂寞,尽教明月照深杯。

程无过程虞仲招同欧博士桢伯陆山人华甫邵文学长孺潘上舍子朋登广 ...

明代 黎民表

鹫岭双开小梵天,香灯处处可随缘。娑罗影半侵书阁,檐卜花偏泥酒禅。

远目正当春雁后,乡心多在海云边。谁操杖履供游兴,绛帐诸生有郑玄。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 其七

明代 黎民表

载酒涉花林,周游古城下。暂尔惜尘劳,明朝复驱马。

至日遣儿理入京省其舅氏

明代 黎民表

翩翩双骑立河干,遥望燕山雨后残。行橐已无金错在,路人犹作布衣看。

关城近别偏多思,客路相随祗一官。白发愧吾衰且贱,郗家兄弟在长安。

送张民部之河东转运

明代 黎民表

画省年多白发侵,四愁知尔有哀吟。此行望气同仙吏,不为移官废赏心。

漉雪渐经河水落,扳云将及华山阴。故园白鹤休相怨,神武宁容遽陆沈。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 其二十 石洞云封

明代 黎民表

人间日月易飞奔,浪水桃花自一村。怕有渔樵来往路,白云长积掩柴门。

送洪山人从周谒张观察塞上

明代 黎民表

雌伏长安市,时人嗤瓠落。一朝烽尘起,褰衣赴戎幕。

楞伽刹宇近边庭,枪垒风云护井陉。行拜将军金鹊印,还披壮士曼胡缨。

自言白猿传剑学,匣里青龙时出跃。蛮府娵隅解赋诗,辕门乌鸟能占角。

韬钤本自用才人,况尔风流入幕宾。蒲类即看登计簿,乌孙不久作藩臣。

陆沈笑我栖金马,心期岂是悠悠者。不辞酒肉似邱陵,櫜鞬共醉垂杨下。

雪后同许计部过崔都水

明代 黎民表

潞水背京邑,簿书成陆沉。况兹异乡感,复尔玄运侵。

疲骖何所适,矌望就前林。大陆玄云合,苍龙迥且深。

绸缪赖君子,芳讯吐中襟。并坐荫华榱,醇酎时劝斟。

悲风振积霰,颓光喧寒禽。豫乐惬时序,延览谐夙心。

去晷良足念,来欢犹可寻。高冥徯六羽,结桂山之阴。

寻葛洪东山庵故址

明代 黎民表

勾漏西游心不惬,栖真云搆在层峦。梅花梦里禽声聒,符竹阴中鸟篆残。

仙吏时来玉局观,野樵留得紫金丹。霓衣一去稀行迹,始信人间脱屣难。

送王仪甫之蓬莱县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紫马东溟路转赊,杖藜予亦苦思家。后期记取青门酒,满地垂杨罥落花。

游仙六首 其五

明代 黎民表

长鲸鼓玄涛,巨鳌戴崇巘。若华散馀晖,照曜金银殿。

流铃韵空歌,琼蕤倏如霰。飘飘一水间,霞踪杳难见。

颓龄不可驻,流景疾蜚电。喟彼蓬莱舟,伤哉柏梁宴。

谁能回日车,常令鬓不变。

庆成宴赐胙

明代 黎民表

旭日流辉遍绮栊,九宾声彻玉墀东。笙镛奏格青坛外,衮冕回瞻翠幄中。

牛酒赐酺沾万户,虎盐归俎宴群公。微臣亦预晞旸泽,割炙何须比汉宫。

苦热行 其五

明代 黎民表

拟古溪堂半亩阴,瓦瓯磁缶足怡心。如何病渴朱门客,欲吸鲸波万丈深。

列岫亭以窗中列远岫为韵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端居不出户,吟啸此亭中。石床留夜月,桂树抟秋风。

送顾宪副益卿之滇中

明代 黎民表

寒城白日下如飞,临路苍茫一揽衣。名自竹西传雪赋,人今滇海避霜威。

和戎岂尽谋臣得,略地休言汉策非。一骋壮图犹黑发,不堪琴酒故人稀。

凌贰守邀同关文学游泰山行祠

明代 黎民表

猋台风景入萧寥,疑有仙人秉寥朝。二塔风烟云外矗,五陵宫阙望中遥。

挥毫倚马非吾事,投辖留人值此宵。十载对君仍拙宦,官亭杨柳折长条。

大司马曾公以予晋秩为喜招欧博士兄弟陆山人于别馆觞焉明日垂示佳 ...

明代 黎民表

曾从兰省挹风流,别墅琴尊感流游。白雪座中传丽藻,黄花篱下入新秋。

时名谬许同冠鹖,人望于今重借筹。衣马长安心已倦,五湖波浪有渔舟。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 其六 清音亭

明代 黎民表

汩汩寒流细,烹茶取漫流。有时来枕畔,添作一丝愁。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