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和刘待制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
舍弟以诗贷粟邵叔旸次其韵
于陵三咽不待糁,重义轻身诚果敢。首阳一死甘如饴,未觉此身真壈坎。
丈夫有志穷益坚,肯为猩唇贱昌歜。高门下箸罗甘珍,大脔觜拌不供啖。
吾侪朝饭不谋夕,惟有生刍缘我斩。富当学礼贫忌测,莫遗羁愁到颜色。
两公虽槁道则腴,每食空多信何益。纵令日兴费万钱,大似鹓雏见鸱嚇。
我今藜藿还苦并,尚喜刚肠柰烧炙。自营半饱固已劳,忍取畿人重三尺。
去年避贼奔如流,百区不易金一钩。县官布德速置邮,奉行一律亡劣优。
但知搜粟逃身尤,吁嗟富民思故侯。
曹溪道中呈何公显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蝶恋花(新晴用前韵)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十样花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迎仙道中二首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
旌旆光华走皂舆,斑衣星使奉安车。尊罍方荐龟莲寿,雨露交驰鹤板书。
三釜及亲真可乐,一经教子未全疏。马蹄又踏春风去,勋业君看纵壑鱼。
感皇恩(学士生日)
仪真道中三首
卢橘
陈氏太君挽诗 其一
淑德嫔贤裔,宜家有令人。蘋蘩寒更洁,茧绩老犹亲。
月馆虚陶客,云阡失孟邻。悲风猎丹旐,行路亦沾巾。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水龙吟 上巳
化工收拾芳菲,晕酥剪彩迎春禊。江山影里,泰阶星聚,重寻古意。
曲水流觞,晚林张宴,竹边花外。倩飞英衬地,繁枝障日,游丝驻,羲和旆。
云避清歌自止。放一钩、玉沈寒水。西园飞盖,东山携妓,古今无愧。
闻道东君,商量花蕊,作明年计。待公归,独运丹青妙手,忆山阴醉。
留题鉴远楼三首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交韵叶成父尚书见留之什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滴滴金 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群玉五咏·梅坞
与老禅诸上人同游鼓山灵源洞
次韵隐者陈无隅 其二
席上偶成 其一
史德夫作渚云亭苏养直有诗余初未识苏次共韵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淮阴遇风雨
知郡韩公挽诗 其二
醉落托(同前)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寄傲轩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
将到金陵投宿乌江寺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杯渡塔
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醾海棠 其二
五松寺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一
降虎峰慧兹塔
黄蘖归途以碧潭清皎洁为韵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水调歌头·安石寓丝竹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岩巃寺
醉花阴(硕人生日)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
次韵才子曹溪道中
山门晚归
次韵公晔席上见赠即席和之
春日杂咏 其二
五石·阴壑
浪淘沙(林仲和送芍药,再以词为寄,次韵谢之)
月夜携家筠庄露坐池上分韵得谁字
十样花 其六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
宿光林怀少章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春晚舟行 其一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将至泽溪
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西山独步奉怀蹈元
奉酬龙兴益老伽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