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
次韵林明甫言志
晚步独至西三首
复用前韵 其三
急雨残花绝可怜,花如鸡肋雨如拳。千金倘赎花枝怨,不为囊空惜一钱。
碧霄泉
山根出清泉,云自九天落。风潮带江腥,天黑鱼龙泊。
何当寸云敷,一洒遍寥廓。沧浪勿复歌,吾缨久已濯。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 其二
俭素师寒隽,谦冲识老成。养亲公族化,取友士林倾。
贺屦填门近,灵輀赴垄轻。悲欢反覆手,挥泪湿铭旌。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诗有怀有似
小云堂
再游龙潭
饮酒 不寐
不寐苦长夜,起看天未明。疏星微占晓,宿雾冷遮晴。
人逐秋风老,事随朝日生。南飞多过雁,早寄靖边声。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崖阴坐清暝,目为山光注。妙意不可名,悠然与心晤。
疏泉石中鸣,落叶衣上住。冷风起虚籁,还向无中去。
三生听钟鱼,偶失来时步。佛屋倚秋风,团团两桂树。
却疑此境中,曾是经行处。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夫君抱清节,独秀不求知。晋鄙多薰德,阌乡早出奇。
功名天靳惜,正直自扶持。赖有仁风在,朱轓两郡遗。
伟长知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里之隔以诗见寄辄次韵 ...
对着青衫下帝宸,十年不与并为仁。怜君卧困千金骨,笑我行摧四角轮。
老眼相逢俱作客,新诸远寄底惊人。书来更数无多语,剩欲招携白水滨。
苦早
单练直似御重袍,碧盌冰浆饮尚豪。满载骊珠思薏苡,堆盘马乳说蒲萄。
轻雷破远喧鼍鼓,小雨遮空簇猬毛。谁挽天河洗炎酷,冷云凉月助风骚。
小重山(同前)
江神子(临安道中)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 其二
雪涛一苇意雄誇,惯与滩头雁聚沙。年后腊前梅唤客,山南水北竹为家。
蓬蒿影里开三径,笳鼓声中听两衙。去住了无忻厌赏,暮年心迹晚林鸦。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岩陵道中
临江仙(杏花)
寄题泾川刘子先逸轩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菩萨蛮(管邦惠家小鬟善讴)
次韵刘宽夫
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
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
蓦山溪(宣城丞厅双梅)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寄枢密富丈
次韵天宁通老见贻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
和张嵇仲秋日病中见示
点绛唇(富季申生日)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文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次韵
和夷仲弟喜学士兄归
水调歌头 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 ...
赠浮光王教授
永遇乐(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
三段子(次韵苏粹中寄咏筠庄)
奉怀粹戏成
仪真道中 其三
蝶恋花(拟古)
念奴娇(癸卯亲老生辰寄武昌)
粹之载酒南山仆与子媚辈乘小舟烟雨中绝江而
题叶子宁林巢
史德夫作渚云亭苏养直有诗余初未识苏次共韵
次韵林仲和筠庄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昆明池(次韵尚书兄春晚)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 其一
过岳冠山二首
次韵薛万象亭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次韵和韩知刚见始之什
题范才元湘江诗画
席上信笔 其四
好事近(同前)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五石 其四 碧涧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
许子儒寺丞挽诗二首
李德脩提举挽诗
次韵邦直通判少尹题普现堂见简之什
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
虞美人(咏古)
过留侯庙
次韵才子曹溪道中
席上次邵文伯颜
知郡郑公挽诗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送仲宗之建安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春日韵)
次韵叶观文游鼓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