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
未明确出东门将入圣泉戏呈住山蒙庵老人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寄傲轩
瓜步阻风作
池亭待月二首
春日杂咏 其一
春到陵阳市,人家泊翠微。南烹甘入箸,北户暖生衣。
花暗昭亭寺,鱼肥句水矶。乐游须结社,倒著接䍦归。
翁尉以诗送莲并酒
不复西河叹踽凉,真成仙吏隐襄阳。一生可了酒供座,千顷平铺花绕塘。
皓腕折香遮老眼,长须洗杓荐新尝。肯分臭味同衰朽,好语犹惊得夜光。
和表之清阴亭作
岩巃寺
用硕夫韵述怀二首
次韵向伯薛侍郎
次韵叶观文游鼓山
次韵才子曹溪道中
次韵叶观文东禅开堂
闽山多胜地,列屋栖高禅。妙供积香苾,宝华散金莲。
往时入廛手,来见住世缘。辽辽百年后,慧炬无复然。
我公具正眼,为续旃檀烟。诸方坐老衲,具足世法船。
少开迷云昏,氛埃遂澄鲜。我来偶相值,杖履参高軿。
拈花起一笑,归去跨林泉。从兹竹阴下,饱饭纵横眠。
仲宗许过我甚久一见便有去意戏用春字韵留之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
秋晚十咏·客至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书城中与梅公泽邵公序
次韵叶观文游贤沙凤池安国之作
秋晚十咏·多病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送面夫赴试礼部
次韵学士兄偶成
再用硕夫韵二首
次韵贲远归田 其四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此见帅宪祷十甚虔枕上闻檐声为之不寐因成
秋居杂咏十首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点绛唇(富季申生日)
苦早
次韵王彦声题梅氏草堂
五石·碧涧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临江仙(次韵叶少蕴惜春)
和张嵇仲秋日病中见示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
次韵林仲和筠庄
江神子(临安道中)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五石·群玉峰
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次韵王彦声赠梅公择
游梅坡席上杂酬
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过岳冠山二首
虞美人(东山海棠)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次韵陈蹈元见和之作
花心动(七夕)
群玉五咏·勃松庵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
次韵王才元少师酴醿
蝶恋花(拟古)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 其一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过南泉长桥
秋居杂咏 其六
次韵旸叔见示伽陀
鹤冲天(张仲宗以秋香酒见寄并词,次其韵)
昆明池(次韵尚书兄春晚)
五松寺
游梅坡席上杂酬 其二
次韵林明甫言志
和李相园亭二首
再游龙潭
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留小诗
次韵岩起绿萼梅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次韵郎中弟见寄
知郡韩公挽诗 其二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
菩萨蛮(新秋)
和小君游灵隐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