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席上信笔 其六
老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未结红。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史德夫作渚云亭苏养直有诗余初未识苏次共韵
和刘待制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 其二
手种南阶竹,关情一纪中。倦游憎眼白,便静脱尘红。
放浪渊明酒,浮游禦寇风。吴霜鬓如许,何处觅还童。
留题新安幕府聚秀轩
水龙吟 上巳
化工收拾芳菲,晕酥剪彩迎春禊。江山影里,泰阶星聚,重寻古意。
曲水流觞,晚林张宴,竹边花外。倩飞英衬地,繁枝障日,游丝驻,羲和旆。
云避清歌自止。放一钩、玉沈寒水。西园飞盖,东山携妓,古今无愧。
闻道东君,商量花蕊,作明年计。待公归,独运丹青妙手,忆山阴醉。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 其二
雪涛一苇意雄誇,惯与滩头雁聚沙。年后腊前梅唤客,山南水北竹为家。
蓬蒿影里开三径,笳鼓声中听两衙。去住了无忻厌赏,暮年心迹晚林鸦。
五石·群玉峰
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 ...
方子困海江,长松隐蒿蓬。多能隐所长,最喜五字工。
好古远可绍,结友久益恭。寒饥了不愠,清坐与我同。
纵今四壁立,未效一钱通。长镵斸山云,君去吾亦从。
五石·阴壑
群玉五咏·勃松庵
喜晴再用闲字韵
小云堂
次韵王彦声题梅氏草堂
春晚舟行三首
此见帅宪祷十甚虔枕上闻檐声为之不寐因成
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
寒音珊珊落回溪,脩竹似与长风期。虚声帆影往来地,幽绝自有闲人知。
将至徽川道中花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满庭芳(中秋次刘梦弼韵)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和何斯举戒食牛
小重山(学士生日)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 其一
和张嵇仲秋日病中见示
送陈颖仲赴省闱
留赠无诤堂涌泉利老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自鄱阳得请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适戏成
秋居杂咏 其二
庚申季科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
永遇乐(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江神子(临安道中)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
方池独步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闲诗有怀有似
陈氏太君挽诗 其一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寄题翠樊亭
和李相园亭二首
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次韵
次韵陈泰定见赠二首
驾还观灯
次韵赵青之水口道中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天封观
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醾海棠 其二
送仲宗之建安
夏日邀客饮月下偶作
淮阴遇风雨
自边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苦早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诗有怀有似
次韵岩起晓晴
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饮於浴鸦池琴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客诵故人刘道梅花诗有怀用其韵以寄之
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
和表之清阴亭作
秋晚即事三首
上已日陪徽守游白水寺继登西山继白堂晚饮
次韵王才元少师见赠
忠显刘公挽诗二首
新晴再用似表弟高字韵
许子儒寺丞挽诗二首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次韵学士兄偶成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
临江仙(次韵叶少蕴惜春)
李德脩提举挽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