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
提壶唤新晴,病客春思搅。茶瓯曲肱罢,联屐事幽讨。
叩门探繁香,翠蔓花尚少。却携二三子,深行出飞鸟。
羊肠走鸣泉,凤尾摇寒筱。俯窥万井烟,筇声响林杪。
汤休真解事,煮饼禅坊悄。杯盘生晚涧,落叶风自扫。
眼明玉华阴,桃枝露红小。更倾樽中馀,邀月下云表。
澄江静可鉴,合嶂青未了。石梁接楼居,屋角挂参昴。
谁知人间世,彷佛见三岛。烟尘暗中原,怀抱镇煎煼。
一行瘴海头,岁月不知老。金兰有佳士,相见独不早。
青蒿得长松,颇亦慰枯槁。春风正颠狂,日日被花恼。
欢来即相觅,真处在草草。身名两姑置,有酒为君倒。
好事近 次韵他伯纪桃花
春苑杂花芳,诗老剩誇梅格。谁道武陵深处,便不如姑射。
莫分红浅与红深,点点是春色。生怕一番风雨,半飘零江国。
和小君游灵隐寺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 其一
洙泗流风远,仪型世有人。一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岩巃寺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
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
秋居杂咏 其二
薿薿庭前林,离离夹中道。灵柯结繁阴,颜色四时好。
岂无霜雪侵,不改凌云操。缅怀壮士心,雅契幽人抱。
如何方寸摇,悬若风中纛。吾庐偶与邻,聊拟七松号。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二
病着先寻丘首地,林松已约野僧栽。他年地下从诸老,何必人间咏八哀。
南山送客席上次明甫韵
江北江南可避喧,已甘丘壑寄喧年。筠梢松盖一区宅,莲叶菱花二顷田。
秋到登山更临水,夜归骑马似乘船。醉中不必分乘坠,世事从头一梦然。
群玉五咏·梅坞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
题范才元湘江诗画
次韵曾微言见赠二首
次韵叶观文游贤沙凤池安国之作
次韵王才元少师酴醿
方池独步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秋夜枕上偶成
寄题陈氏尚遐亭
送仲宗之建安
次韵岩起绿萼梅 其二
次韵贲远归田 其四
谒奉承天超公法师作二首
永遇乐(学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与西山相对。因生日,以词见意 ...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过留侯庙
秋晚十咏·暝坐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 ...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
池亭待月二首
次韵薛万象亭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
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
奉酬龙兴益老伽陀
和仲宗判监
硕人赵氏挽诗二首
送赵二十一观罕独中迎亲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群玉五咏 其二 勃松庵
云门道中晚步
菩萨蛮(管邦惠家小鬟善讴)
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二首
再用前韵 其三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郑尚明学士挽诗二首
发光林寺
水调歌头 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蓦山溪(次李伯纪梅花韵)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正月十五日与兄弟清坐灯下不饮取黄精荔子甘
渡江二首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送陈颖仲赴省闱
次韵和韩知刚见始之什
题子阳监丞见一庵
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
夏日邀客饮月下偶作
席上信笔 其四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春日韵)
再和见示绝句
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许子儒寺丞挽诗二首
游龙潭
蝶恋花(拟古)
次韵郎中弟见寄
次韵学士兄春日谩成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 其一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