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会饮得助这分韵得千字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春日韵)
小云堂
临江仙(杏花)
近闻诸山例关堂石门老偶煮黄精以诗为寄次韵
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
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 ...
一壑翛然听雨眠,君来着语破云烟。肯随鸥狎清江上,欲趁鸿飞白日边。
童子不应多一指,学人正自少三拳。急行啖蔗逢佳境,春笋出林啼杜鹃。
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
饮酒 不寐
不寐苦长夜,起看天未明。疏星微占晓,宿雾冷遮晴。
人逐秋风老,事随朝日生。南飞多过雁,早寄靖边声。
赠浮光王教授
水调歌头 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
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卢橘
知郡郑公挽诗
拾芥声名早岁驰,白头有蕴未全施。向来茂草无留讼,是处甘棠有去思。
才术旧闻优少赣,交游剩欲赖当时。谁知沱水歌来暮,翻作西城薤露诗。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西山次林尉韵
凯之半痴黠,我来痴更深。手除一抔土,坐待千亩阴。
三年客东都,高山但鸣琴。归来见此君,挺挺环苍琛。
居然觉影秽,鬓白况已森。浮生关朝市,渠用多赢金。
无烦北山移,自濯尘土襟。茂树独箕踞,清流恣窥临。
蝶游入窈窕,蛇捕寻崎嵚。鞭鸾叩门谁,乱我风竹音。
能回折腰态,来和支颐吟。妙香□壑源,慰子千古心。
霜天丽初日,石壁乾馀霖。相携步林杪,烟中见孤岑。
送陈颖仲赴省闱
忠显刘公挽诗二首
次韵甫西山之咏
大暑久不请谒登南楼望成父西庵慨然奉思因成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苦早
次韵贲远归田四首
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
方池独步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醉花阴(硕人生日)
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 ...
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寄题翠樊亭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永遇乐(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
水调歌头 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 ...
驾还观灯
题张仲宗鸥盟轩
阮郎归(硕人生日)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
滴滴金(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十样花
永遇乐(学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与西山相对。因生日,以词见意 ...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留题鉴远楼三首
五松寺
夏日小集池上韵明甫之作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
虞美人(宜人生日)
秋月回文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自鄱阳得请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适戏成
硕人赵氏挽诗二首
夏日登台晚云层叠若众山状伯氏令赋计因成长
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次韵旸叔见示伽陀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过鲁公观牡丹戏成小诗呈席上诸公
次韵漳州邓教授二首 其一
得宿照亭山寺
翊善余公挽诗二首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 ...
念奴娇(坐上次王伯开韵)
天封观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其二
大宁寺
待月久不至须臾破星露溪光发众实欢呼席上次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
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留小诗
次韵王才元少师酴醿
浣溪沙(和蒋丞端午竞渡)
归自筠庄得似表弟步高字韵继和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天仙子(次富季申韵)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自边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