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奉怀粹戏成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 其二
寒花入眼乱纷纷,高卧袁安雪塞门。春透交枝才照座,风摇断萼已飘村。
返魂香细宁辞折,自暖杯深不待温。为约竹君同我老,交情此外更谁论。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
仲宗许过我甚久一见便有去意戏用春字韵留之
春阴遣兴
老去逢时秪自惊,春风三过小长汀。壮心更事已全白,短发耐愁犹半青。
酿雨山云昏败屋,唤晴风竹响寒厅。干戈南北归无路,付与身随水上萍。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席上偶成二首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于福唐见贻之什
十年海南年,世味尝欲遍。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故人千里来,高义动深眷。
问答不及已,惊我神发变。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贵非所愿。南游访知识,气习要百炼。
授我不死术,老骨倘可健。是身走空雷,当作如是见。
次韵贲远归田 其四
归去田园好,门罗树外峰。地偏群燕雀,江静隐鱼龙。
愁觅邻家酒,眠憎近寺钟。一春强半雨,谁与问凶丰。
晚泊江口令小舟汲江心水烹叶璵云谷碎冰散步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新晴再用似表弟高字韵
疏林远墅见秋毫,破晓阳乌羽翼高。湖面平于开匣镜,山棱光并发硎刀。
闭门听雨宁论日,散策寻冈莫数遭。世上几人能避俗,簿书堆案想官曹。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喜晴再用闲字韵
蝶恋花(西山小湖,四月初,莲有一花)
南山送客席上次明甫韵
江北江南可避喧,已甘丘壑寄喧年。筠梢松盖一区宅,莲叶菱花二顷田。
秋到登山更临水,夜归骑马似乘船。醉中不必分乘坠,世事从头一梦然。
游梅坡席上杂酬 其二
风约疏梅蘸石泉,山涵弱柳借厨烟。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再游龙潭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夏日小集池上韵明甫之作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二
水龙吟(上巳)
次韵明甫西园之什 其二
宿光林怀少章
菩萨蛮 新秋
五石·阴壑
春日杂咏九首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 其一
承天寺
次韵岩起绿萼梅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一
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
醉落托(同前)
秋夜枕上偶成
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丞厅后圃双梅一枝发和似表弟韵
次韵隐者陈无隅 其二
宿扬州城外
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
得宿照亭山寺
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留小诗
晚步独至西三首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独乐堂
秋居杂咏 其六
同天隐少章游嵩少怀元明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归城中与梅公泽邵公序昆仲待月山亭取酒共饮 ...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二
方池独步
蓦山溪(宣城丞厅双梅)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清平乐(春晚)
次韵王才元少师酴醿
题张仲宗鸥盟轩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山门晚归
席上信笔 其四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秋居杂咏 其二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清平乐(次韵叶少蕴和程进道梅花)
留题鉴远楼三首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席上次邵文伯颜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 其一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蝶恋花(拟古)
留题新安幕府聚秀轩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未明确出东门将入圣泉戏呈住山蒙庵老人
临江仙(杏花)
李德修提举挽诗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李德脩提举挽诗
小云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