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次韵叶观文游鼓山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 ...
方子困海江,长松隐蒿蓬。多能隐所长,最喜五字工。
好古远可绍,结友久益恭。寒饥了不愠,清坐与我同。
纵今四壁立,未效一钱通。长镵斸山云,君去吾亦从。
次韵叶观文东禅开堂
闽山多胜地,列屋栖高禅。妙供积香苾,宝华散金莲。
往时入廛手,来见住世缘。辽辽百年后,慧炬无复然。
我公具正眼,为续旃檀烟。诸方坐老衲,具足世法船。
少开迷云昏,氛埃遂澄鲜。我来偶相值,杖履参高軿。
拈花起一笑,归去跨林泉。从兹竹阴下,饱饭纵横眠。
次韵岩起绿萼梅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
季子论才到履驹,十年不调可怜渠。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山游遇雨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清平乐(次韵叶少蕴和程进道梅花)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题张仲宗鸥盟轩
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弱冠论交老更坚,平生风义想前贤。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
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发傲林泉。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
寄枢密富丈
十样花 其六
陌上风光浓处。自有花王为主。富艳压群芳,蜂蝶戏,燕莺语。
东君都付与。
五石·阴壑
寄题陈氏尚遐亭
岩起录云次韵张干佳什辄和寄之以道山居之况
前山立玉水萦罗,径竹当门一里过。管子与予成莫逆,曲生邀我到无何。
老来鹤骨寒犹健,病起霜髭短更多。金印累累看公等,已甘一壑寄蹉跎。
玉山道中有感二首
月夜携家筠庄露坐池上分韵得谁字
累石骊泉十丈围,周遭种柳未成丝。溪童掬水得明月,山客扫花安屈卮。
一榼团栾儿女语,四更历落斗牛垂。拦街白叟笑相问,倒着接䍦歌者谁。
和近思 其二
岩排绿树石相重,涨水交流失旧谼。细觅向来行历地,十年尘迹转头空。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复用前韵约蹈无顾
感皇恩(学士生日)
虞美人(宜人生日)
群玉五咏·勃松庵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
次韵陈泰定见赠二首
筠庄李花正开雨不得往似表弟有诗次韵
宿光林怀少章
过南泉长桥
许子儒寺丞挽诗二首
次韵学士兄偶成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翁尉以诗送莲并酒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秋晚十咏 散策
归自筠庄得似表弟步高字韵继和
与似表弟游石门怀蹈元时中用高字韵
赠浮光王教授
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
和颖仲山行即事
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
奉陪赵颜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文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次韵
和仲宗判监
久雨二首
角楼锡宴
水调歌头 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洞仙歌(次李伯纪韵)
次韵向伯薛侍郎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春日韵)
次韵岩起晓晴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次韵学士兄富阳道中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
次韵叶成甫有怀见寄
菩萨蛮(新秋)
点绛唇 奉酬富季申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寄傲轩
春晚舟行三首
次韵天宁通老见贻
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
秋居杂咏十首
和张嵇仲秋日病中见示
谒金门(寄远)
秋晚十咏·客至
伟长知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里之隔以诗见寄辄次韵 ...
花心动(夫人生日)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
淮阴遇风雨
次韵公晔席上见赠即席和之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
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饮於浴鸦池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