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次韵岩起绿萼梅 其二
枝上未闻睍睆,杯中初荐屠酥。谁遣云英萼绿,临风摇曳轻裾。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晚步独至西三首
次韵陈泰定见赠二首
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
山游遇雨
筠庄李花正开雨不得往似表弟有诗次韵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滴滴金(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蹈元
和刘待制
好事近 次韵他伯纪桃花
春苑杂花芳,诗老剩誇梅格。谁道武陵深处,便不如姑射。
莫分红浅与红深,点点是春色。生怕一番风雨,半飘零江国。
奉怀粹戏成
池亭待月二首
和表之清阴亭作
饮酒 不寐
不寐苦长夜,起看天未明。疏星微占晓,宿雾冷遮晴。
人逐秋风老,事随朝日生。南飞多过雁,早寄靖边声。
筠庄亭轩皆以筠名学士兄有诗次韵
会饮得助这分韵得千字
感皇恩(端礼节使生日)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翻阳四望亭观雪
江神子(临安道中)
雨中登北楼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翁尉以诗送莲并酒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 其二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次韵甫西山之咏
虞美人(东山海棠)
夏日邀客饮月下偶作
五石·碧涧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为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邵文伯得玉兰於昭亭持以见遗因求诗为作长句
席上偶成 其一
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葵藿倾太阳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和少章罂粟汤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送面夫赴试礼部
春日杂咏 其一
仪真道中三首
复用前韵 其三
早入昭亭与同游散步山中自樵至水滨路穷还僧
小重山(学士生日)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天封观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其二
庚申季冬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诗次韵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
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洞仙歌(次李伯纪韵)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三段子(次韵苏粹中寄咏筠庄)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独乐堂
翊善余公挽诗二首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春晚舟行三首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 ...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留题新安幕府聚秀轩
碧霄泉
赠浮光王教授
夏日登台晚云层叠若众山状伯氏令赋计因成长
柳梢青(赵端礼生日)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闲诗有怀有似
大暑久不请谒登南楼望成父西庵慨然奉思因成
点绛唇 奉酬富季申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五石·群玉峰
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三首
菩萨蛮(富季申见约观月,以病不能往。夜分独卧横山阁,作此寄之 ...
赠硕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