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五石·阴壑
杯渡塔
仲宗许过我甚久一见便有去意戏用春字韵留之
岩陵道中
禁路追随又两年,长竿那可使鱼缘。壮心未展伤迟暮,捷径无工较后先。
软饱三杯当去客,横蒲十幅得风船。眼中有句无人道,谁与收归古锦编。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 其二
手种南阶竹,关情一纪中。倦游憎眼白,便静脱尘红。
放浪渊明酒,浮游禦寇风。吴霜鬓如许,何处觅还童。
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 ...
一壑翛然听雨眠,君来着语破云烟。肯随鸥狎清江上,欲趁鸿飞白日边。
童子不应多一指,学人正自少三拳。急行啖蔗逢佳境,春笋出林啼杜鹃。
知郡郑公挽诗
拾芥声名早岁驰,白头有蕴未全施。向来茂草无留讼,是处甘棠有去思。
才术旧闻优少赣,交游剩欲赖当时。谁知沱水歌来暮,翻作西城薤露诗。
题福州与春亭
次韵岩起晓晴
蝶恋花(新晴用前韵)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闲诗有怀有似
和刘待制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崖阴坐清暝,目为山光注。妙意不可名,悠然与心晤。
疏泉石中鸣,落叶衣上住。冷风起虚籁,还向无中去。
三生听钟鱼,偶失来时步。佛屋倚秋风,团团两桂树。
却疑此境中,曾是经行处。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感皇恩(次韵尚书兄老山堂作)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发光林寺
蝶恋花(拟古)
席上信笔 其六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
春送杨彦侯赴试建阳用曾南丰湖水碧韵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题大儒寮小阁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次韵赵表之道中见梅之作二首
筠庄李花正开雨不得往似表弟有诗次韵
席上信笔六首
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於莲有投鼠之嫌明
菩萨蛮(富季申见约观月,以病不能往。夜分独卧横山阁,作此寄之 ...
题叶子宁林巢
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
过留侯庙
承天寺
筠矶待月
好事近(同前)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次韵子才汤泉出浴
秋晚十咏·多病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十样花 其四
声声慢(木犀)
席上偶成二首
朴上人访筠翁於溪草堂袖诗赠雨中告别将有雁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秋晚即事三首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仪真道中 其三
和小君游灵隐寺
秋夜枕上偶成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
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
渔家傲(博士生日)
点绛唇(富季申生日)
上已日陪徽守游白水寺继登西山继白堂晚饮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群玉五咏·梅坞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
晚饮东湖亭用硕夫韵
谒金门(寄远)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游梅坡席上杂酬
再游龙潭
子美士曹送示梅花似表弟有诗因次其韵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二
醉花阴(硕人生日)
岩起录云次韵张干佳什辄和寄之以道山居之况
次韵贲远归田四首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 其二
硕人赵氏挽诗二首
送陈颖仲赴省闱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於福唐见贻这什
瓜步阻风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