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他年同上楚江楼,花绕春城小谢州。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
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系舟。偶筑一丘邻胜隐,杖筇冲雨亦来游。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 其二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归城中与梅公泽邵公序昆仲待月山亭取酒共饮 ...
解衣夜泊灵山巅,胡床待月松风前。已令圆顶具白毡,更促方屦收青编。
茶瓯过眼见樽俎,蔬箸放手罗廿膻。清游逸兴在一举,骑鹤大胜扬州仙。
吾家小弟困薄领,到处凫鹜长摩肩。归途遇酒成叹咏,飞奴持送空联翩。
绝知胜境外尘躅,谁可浪得麻姑鞭。诗梅易邵真二妙,手拈群书类蜗涎。
拉枯拾芥真戏事,不待万选知青钱。剩倾醇酎浇舌本,要取金印累累悬。
自鄱阳得请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适戏成
平明解印暮投馆,公事已如风马牛。报政仅堪书下下,结庐剩欲榜休休。
无名花草香随路,得计禽鱼水满沟。袖取向来朱墨手,按行松竹上沧洲。
送面夫赴试礼部
和近思二首
病后戏呈谟老禅师
霜髭病起若相侵,销尽平生未侵心。一事关身俱是梦,万缘弹指已非今。
月林清影元无定,山路幽香不可寻。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永遇乐(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秋晚十咏·暝坐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题叶子宁林巢
过岳冠山二首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
季子论才到履驹,十年不调可怜渠。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浪淘沙(连鹏举坐上次康平仲留别韵)
李德脩提举挽诗
仙李盘根远更芳,妙龄双桂看芳翔。绣衣俗美澄清效,墨绶民安恺悌方。
东閤挥金欢上客,春田种玉燕诸郎。年高七十通朝贵,剩馥犹令毕万昌。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承天寺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 ...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再用硕夫韵二首
陈氏太君挽诗 其一
次韵隐者陈无隅 其二
筠矶待月
杯渡塔
洞仙歌(次李伯纪韵)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
庚申季科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
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 其二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蹈元
苦早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
游梅坡席上杂酬
蔡子应郎中挽诗二首
夏日小集池上韵明甫之作
次韵贲远归田 其四
阮郎归(硕人生日)
醉花阴(学士生日)
夏日登台晚云层叠若众山状伯氏令赋计因成长
池亭待月二首
蝶恋花(西山小湖,四月初,莲有一花)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 其一
五石·水月岩
花心动(夫人生日)
次韵公显夜闻风作
伟长知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里之隔以诗见寄辄次韵 ...
水调歌头 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十样花 其六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送硕夫赴试礼部
席上偶成二首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
虞美人(咏古)
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十样花
次韵林仲和筠庄
次韵学士兄偶成
山门晚归
次韵公晔席上见赠即席和之
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早入昭亭与同游散步山中自樵至水滨路穷还僧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 其二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
次韵明甫西园之什 其二
次韵颖仲兰室这什
诸公送行分韵得驱字
和仲宗判监
送李仲和之泉南其子官所
再和见示绝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