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滴滴金(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滴滴金(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宋代 李弥逊

广平未拚心如铁。恨梅花、隔年别。化工翦水斗春风,似南枝和月。
长鲸一饮宁论石。想高歌、醉瑶席。几时归去共尊罍,看寒花连陌。

诗人李弥逊的古诗

复用前韵约蹈无顾

宋代 李弥逊

时序惊人咄咄来,荣枯毕竟为谁催。
风将满地飞红去,日拥半天高绿回。
顾我似尝当道李,渴君如望隔林梅。
一年春事无多子,唤取提壶触处开。

滴滴金 次韵尚书兄老山堂雪

宋代 李弥逊

广平未拚心如铁。恨梅花、隔年铁。化工剪水斗春风,似南枝和月。

长鲸一饮宁论石。想高歌、醉瑶席。几时归去共尊罍,看寒花连陌。

小重山(学士生日)

宋代 李弥逊

鞭凤骖鸾自斗杓。老君亲抱送,下层霄。人间仙李占春饶。千秋里,松月伴吹箫。
故国水云遥。谪仙丹荔熟,剥红绡。南山影转卧金蕉。倾寒绿,眉寿比山高。

次韵岩起绿萼梅

宋代 李弥逊

太清不着微云,冰雪精神占春。
诗老自知风格,浅红未可骄人。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春日韵)

宋代 李弥逊

松柏渐成趣,红紫勿齐开。花神靳惜芳事,日日待公来。遥想金葵侧处,素月华灯相照,妆影满歌台。余韵写宫徵,飞落远山隈。
逃禅客,尊中尽,厌长斋。且愁风絮,断送春色揽离怀。命驾何妨千里,只恐行云碍辙,直磴插崔嵬。手拍阳春唱,隔岸借残杯。

留赠无诤堂涌泉利老

宋代 李弥逊

户外双峰碧碍天,定回香灺已收烟。
苦将峭语撩痴客,借枕重能一味禅。

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

宋代 李弥逊

春风一夜如鸣鼍,残香暗粉惊辞柯。
新春三日驹隙过,花前百罚宁辞多。
男儿莫遣两鬓皤,举觞不饮理则那。
酒酣不用吴姬歌,短须尚卟供吟哦。
坐中鲍谢偕阴何,语如韶濩参鸣珂。
铿锵入耳痊沉疴,岂独使我衰颜酡。
我今官闲得婆沙,迟明更上梅花坡。

次韵赵表之道中见梅之作二首

宋代 李弥逊

近水疏篱竹半侵,枝南枝北弄晴阴。
不因老眼分明见,辜负凌寒一寸心。

过南泉长桥

宋代 李弥逊

矫矫长虹枕海腰,波臣守护敢腰摇,
东西地尽惟逢水,早晚人归不碍潮。
静夜鱼龙出宫阙,清江牛女上云霄。
诗人谩诧鲸鲵句,功比吴松百倍乔。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

宋代 李弥逊

选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
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
山合尘踪断,秋高爽气还。
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山门晚归

宋代 李弥逊

毗耶香饭壑源春,午枕聊分百亿身。
旋落涧泉高下语,自鸣山鸟送迎人。
云山往岁真成癖,觞咏一时俱绝尘。
已辨归途踏山暝,试扪高壁上星津。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独乐堂

宋代 李弥逊

韦郎江海士,心与凡子各。
折腰卑小官,不事干禄学。
观身一牛毛,阅世两蜗角。
纷华岂不好,名教自有乐。
虚堂卷书罢,觅酒供自酌。
谁云苦幽独,秋风响猿鹤。

降虎峰慧兹塔

宋代 李弥逊

唤起田公趁晓耕,香云已带泻檐声。
如何乞取摩空手,为挽天河洗甲兵。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

宋代 李弥逊

病逢木上坐,携我曲栏行。
远水兼潮阔,层山带角横。
秋随北雁到,愁向暮蛩生。
正怯骚人句,诗坛莫浪盟。

水调歌头 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宋代 李弥逊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

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宋代 李弥逊

洙泗流风远,仪形世有人。
人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
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硕人赵氏挽诗二首

宋代 李弥逊

命服从夫贵,遗经易子成。
苹蘩无失职,琴瑟自和鸣。
已叹归同穴,犹悲梦两楹。
旁观洒清泪,双旐出寒城。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宋代 李弥逊

饱饭茶瓯到手空,缓寻芳事夕阳风。
旋移丝竹深藏笋,漫长秋花远避丛。

鹤冲天(张仲宗以秋香酒见寄并词,次其韵)

宋代 李弥逊

篘玉液,酿花光。来趁北窗凉。为君小摘蜀葵黄。一似嗅枝香。
饮中仙,山中相。也道十分宫样。一般时候最宜尝。竹院月侵床。

和学士秋怀 其十二

宋代 李弥逊

信手翻书老更便,卷书觅酒便颓然。一生百斛无馀事,只有残编未忍捐。

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