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朝会诗

朝会诗

明代 李时行

日月焕重轮,车书混方轴。翼翼敞彤廷,雍雍会群玉。

环佩何瓓珊,冠裳亦奔属。敛听候鸣钟,凝际瞻华烛。

空里笙箫拥,班中礼数肃。至人俨无为,端已拱雍穆。

风云丽皇图,烟花绕仙域。微臣亦何幸,忝荷鸿钧覆。

追随鹓鹭行,齐呼万年祝。

诗人李时行的古诗

行乐过西庄

明代 李时行

行乐莫迟徊,流光暗里催。雁随春燕去,老逐少年来。

花影移歌席,莺声促酒杯。幽怀兼笑口,一日几回开。

感咏二十首 其七

明代 李时行

我有一宝剑,千金价无比。霜锷可吹毛,独抱未尝试。

几欲报明恩,杀仇向燕市。出入少年场,所恨无知己。

携向咸阳去,杯酒徒为尔。岁晚复归来,深藏应有俟。

终遇同心人,一骋游侠志。

泰泉山中观泉

明代 李时行

江南佳胜地,帘泉擅幽奇。危岑悬万仞,径石回参差。

岩端蔼瑞露,涧底生灵芝。阴崖寒逼袂,回峰翠成围。

班荆俯流水,坐石看残碑。鸾歌杂樵语,宾从相谐嬉。

十年注幽想,兹辰慰所思。顾瞻还踯躅,游盘下逶迤。

禅关昔宏敞,接目空遗基。□□理所干,往事安足疑。

惟有遨游侣,千秋长若斯。

赠陆郎中归隐林屋

明代 李时行

石林幽胜远人群,清隐于今独有君。暑去未消岩下雪,风来犹带涧边云。

半窗月色留僧话,一径松阴共鹤分。遥想北山著书处,他年应不愧移文。

邯郸行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陌上经过侠少年,邀予一饮钱十千。醉来马上扬鞭去,还向红楼高处眠。

游天坛赠刘澹庵羽士

明代 李时行

天上仙人白玉裳,青门路入水云乡。神州地僻烟霞迥,秘府春深日月长。

露满碧梧鸾起舞,风清黄道鹤回翔。披图尽日穷玄览,飞舄期君出尚方。

北地花朝

明代 李时行

出郭看花寒尚催,花朝犹未见花开。空馀树上如花雪,片片随风送客回。

游钱塘紫阳宫

明代 李时行

桂宇开三岛,兰宫列九仙。云霞尘外境,日月洞中天。

寒溜披澄练,晴峰拥碧莲。涧虹朝散绮,松吹夜鸣弦。

药圃芝凝露,丹田玉吐烟。函关牛度日,华表鹤归年。

未授黄庭诀,先参紫气篇。杯将金液泛,鼎以宝香燃。

身陟凡区表,心游太古先。静探玄妙理,兹意境谁传。

过李用晦岣嵝山房

明代 李时行

白云悠悠祇在山,流水下山不复还。兴来扫石坐终日,花落花开人自閒。

解官归至洪都逢殷武北上

明代 李时行

白头君始仕,壮岁我归田。来去俱为客,穷通一任天。

深杯秋雨外,细语夜灯前。后会知何日,分携各怆然。

春日吴山游宴

明代 李时行

千载吴宫已劫灰,吴山依旧客重来。子胥台迥空明月,范蠡湖堙长绿苔。

往事但随流水去,春风又见野花开。登临一笑忘今古,莫负歌前酩酊杯。

朝天宫听笙

明代 李时行

碧殿高临太乙坛,坛前羽客紫霞冠。仙童解奏霓裳曲,引得双飞月下鸾。

登虎邱山

明代 李时行

年光属澄霁,柔阳丽芳甸。藻池鱼始跃,杨园鸟初啭。

驱马挟徒侣,林邱恣登践。近瞩馆娃宫,遐眺长洲苑。

千门甲第开,中有阖闾殿。台荒麋鹿游,兹来野花炫。

寻幽得往踪,追古失新忭。去去物外游,盈虚理能遣。

游杨园四首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夙有沧洲好,言寻云水乡。入门麋鹿狎,穿径薜萝长。

物外情偏洽,尊前兴更狂。此身任泉石,宁复记他乡。

游云居寺

明代 李时行

地偏开胜迹,俗远惬幽寻。路接三台近,山罗万象深。

香台笼古树,碧涧绕危岑。草露当阶绿,萝烟覆径阴。

天花寒拂座,法雨细沾襟。净界疑南岳,毫光俨道林。

竹泉澄累劫,松石长禅心。云盖珠幡影,风飘玉磬音。

物情翻爽豁,客思纵登临。浮世多消歇,空门无古今。

三生如可学,于此合抽簪。

小金山夜宴别亲友

明代 李时行

珠江维别舸,郁水敞离觞。锦瑟翻新调,春花发暗香。

开襟情不极,携手意难忘。今夕同看月,明朝各异乡。

感咏二十首 其三

明代 李时行

吾爱陶彭泽,达观忘俗筌。一官但适意,不为生产牵。

饥时出门去,乞食向人前。有则喜留客,鸡黍长开筵。

故人或见惠,悉付酒家钱。遇饮即求醉,且了一日缘。

万事不著念,平生任自然。清风在五柳,今古慕高贤。

送万见湖谪官之武冈

明代 李时行

同君俱失意,惜别向江干。怅念前途远,方知直道难。

春山当雪霁,古木入云寒。樽酒聊相慰,风尘且自宽。

续曲歌

明代 李时行

日射红妆映水光,踏歌荡桨过秋塘。莲衣落尽莲房老,犹有西风莲叶香。

月下送客归湓浦

明代 李时行

蒹葭洲上月如霜,楚客归心益渺茫。湖海十年交谊重,关山万里别愁长。

碧梧半落秋将杪,银汉西流夜未央。莫惜音书寄来雁,湓城咫尺是衡阳。

李时行

李时行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2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