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时勉
日高照见松窗里,照人春眠犹未起。家僮洒扫及中堂,唤起客来供盥洗。
披衣随步小窗外,杨柳依微莺细语。皆言昨夜风雨恶,绿树披离花满地。
老父庭前扫落花,扫开春径莫教遮。怕有客来寻旧术,不妨竹里引轻车。
路傍枣树
人家枣园本无路,未热人来偷摘去。此中枣树在路傍,从人往来莫敢取。
摘瓜辞
辛苦黄台下,秋风瓜蔓多。不堪回首望,落日独悲歌。
辞陵绝句 其三
昔年端冕在枫宸,治化流行疾若神。万国车书归一统,四方风俗尽还淳。
古意寄曾学士二首 其二
梧桐生崇冈,亭亭出云林。一朝亭夫采,斤斧来相寻。
幸尔爨下馀,斲削成素琴。粲粲弦朱丝,烨烨徽黄金。
当窗试一弹,悠然太古音。清风流水远,白云苍山深。
世无钟子期,谁能识其心。
题莲 其一
芰荷开处蔼芳馨,鸂鶒双双应晓晴。绝胜金滩溪水上,时来还见绣衣行。
中秋书怀
尽向良宵庆太平,圜扉寂寞度寒更。愁中偏对灯花落,窗外空怜月影清。
遥忆家林难作梦,时闻禁漏不胜情。至尊万里兴戎马,今夜沙场何处营。
流水曲
沧江无日夜,脉脉向东注。曲岸多洑流,好为操舟渡。
连日行舟大东风
长风吹河水倒流,对此如何销客愁。半日才行三十里,几弯还见一孤舟。
商船屡过询名姓,驿吏频来问去留。计日算程关路远,菊花时节到林丘。
送谢谦牧还任黔江
作县三年政有成,东来万里到神京。褒书已荷天边宠,归棹还从峡里行。
暑雨离亭看柳色,秋风客路听猿声。黔江江上棠阴下,多少儿童竹马迎。
题莲 其四
赪霞翠雾护莲房,风度晴漪漾日光。好是昆明池上见,粉红坠露散清香。
沙岭
平沙浩茫茫,积岭长风吹。射目岭炯炯,扬飙烟霏霏。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自从出关来,几日才及兹。
四出环城郭,到处长相随。险阻自天设,从古已如斯。
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岭陲。镇卫列两戍,士卒雄虎貔。
连营坚守备,敌人焉敢窥。圣心犹未宁,秋巡动六师。
岂惟振威武,实欲安黔黎。熊罴尽奋发,白日雷电飞。
独惭剑术疏,报恩将奚为。
齐百户送冰
夏热已难度,况此居樊笼。徽纆削我体,炎暑毒我中。
故人致清冰,高谊谁与同。萧爽逼凉气,顿觉如严冬。
食之肌骨清,烦虑俱消融。不闻鸣琴奏,怡然对春风。
沈思艰危际,感激意无穷。
秋夜见月
高窗正向东,初月淡朦胧。不见冰轮转,惟看素练通。
妻孥千里外,羁絷独愁中。怅望清辉里,相思此意同。
求何郎中山水图
故园修竹映松关,一曲溪流万叠山。五老天低红日近,三山台古白云閒。
平村烟树连空阔,远浦渔舟自往还。无那别来怀梦想,凭君写入画图间。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五
封章激怒九重天,乱扑金瓜玉陛前。归到乡闾亲故问,幸留残喘不须怜。
渭水秋风
古木脩篁绿荫稠,一川浩浩自东流。锵金戛玉清如许,不为狂风也似秋。
辞陵绝句 其二
萧森松柏结愁阴,白日常悬旧赤心。翘首不瞻龙凤质,空流清泪满衣襟。
淇园暑雨
碧树琅玕翠作团,不胜酷暑叶声乾。须臾霖雨从天降,信有人间六月寒。
友桂庭
庭前有桂树,托根固宜深。郁郁蔽灌木,亭亭出层岑。
冬春不改色,当夏团清阴。俨立若端士,幽贞无邀寻。
独比友直谅,悠然谐素襟。商飙动金粟,芬芳被乔林。
有时得醇酣,对酌还自斟。低枝拂舞袖,深翠挹鸣禽。
欢赏岂有极,因之发孤吟。谷风既绝响,辽阔谁知音。
惟有兰藏馨,可以喻同心。
过晋贤行路皆称张尹有善政
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饥羸俱乐业,凶暴少横行。
犴狱无囚系,山村有颂声。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
李时勉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121篇诗文
送林御史还北京
辞陵绝句 其四
题莲 其三
饮马窟
晓发沙城由东山间道薄暮始达宣府
题谢坚千户行乐图
初五日暮雨后雪霁承宣草制有作呈同行诸公
和答复古先生
胡侍御赠皮裘
白云书舍
夜行关陜中遇雨次早始达榆林行在所
感兴偶成
八月中秋日午一时飓风起南北云阴而中独见日南山外雷雨大作须臾而 ...
去伐遣人送五月菊石菖蒲诗以道意 其二
驻跸土木阅武赐宴诸将
黄鼠
彭疏敬至京不得相见作此遗之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一
九日吕尚书送烧酒
青县遇旧
征妇怨 其三
大雨水至
商妇怨 其二
冯主事粉署画故山读书处
山水图为王给事理题
辞陵绝句 其七
野老望云
李指挥惠桃
商妇怨 其一
在囹圄中遇九日忆长兄
夏日雨中
益庵为谢谦牧大尹作
驾发沙岭度阳河沿边父老来迎和黄中书韵
立雪斋
中溪草堂
二十八日驻跸鸡鸣山之沙城出营閒游
道傍老妇
八月初九日初闻雁
张百户惠李
马修撰挽诗
辞陵绝句 其八
题黄中书画竹赠王主事
青县感怀
十八日发张家湾
月下行吟
候汤总兵不至三首 其一
送人作教官
山家春晓
送解学士布政广西兼行交趾事时平交趾立郡县
挽谢处士颜良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三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二
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