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夜见月

秋夜见月

明代 李时勉

高窗正向东,初月淡朦胧。不见冰轮转,惟看素练通。

妻孥千里外,羁絷独愁中。怅望清辉里,相思此意同。

诗人李时勉的古诗

与瀚子

明代 李时勉

能到圜门里,相看泪泫然。爱亲渠意切,报国我心坚。

身老多羸疾,家贫少药钱。但令无愧怍,生死任皇天。

题莲 其三

明代 李时勉

飞来白鹭傍红莲,宛在华峰玉井边。亦有花开逾十丈,可应得见藕如船。

感兴偶成

明代 李时勉

过雨晴峰正好看,又惊云雾罩江干。冰壶惨淡清秋月,松径阴生白雪寒。

江净浅流堪濯锦,竹深弃箨可裁冠。何人识得缑山路,愿学吹箫驾紫鸾。

辞陵绝句 其八

明代 李时勉

每遇春秋上谒时,倾心只恐到来迟。如今归老辞陵去,回首云山不尽思。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五

明代 李时勉

封章激怒九重天,乱扑金瓜玉陛前。归到乡闾亲故问,幸留残喘不须怜。

山家春晓

明代 李时勉

日高照见松窗里,照人春眠犹未起。家僮洒扫及中堂,唤起客来供盥洗。

披衣随步小窗外,杨柳依微莺细语。皆言昨夜风雨恶,绿树披离花满地。

老父庭前扫落花,扫开春径莫教遮。怕有客来寻旧术,不妨竹里引轻车。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一

明代 李时勉

南还六月别都城,独阻临溪送客行。捲地朔风吹急雨,绿杨何处有啼莺。

侠客辞

明代 李时勉

堂中无复事,誓与报君仇。一剑成何用,空令易水羞。

过晋贤行路皆称张尹有善政

明代 李时勉

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饥羸俱乐业,凶暴少横行。

犴狱无囚系,山村有颂声。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

题莲 其二

明代 李时勉

鸳鸯飞下水东西,十里芙蕖望欲迷。只少红妆隔花语,此间不是若耶溪。

夜行关陜中遇雨次早始达榆林行在所

明代 李时勉

鸡鸣别京邑,日落出关门。山深路逾险,夜黑不待曛。

崖壁上崇崒,涧水中潺湲。虚疑蜀川涌,实恐地轴翻。

崎岖历险㠋,窈窕经屈盘。微雨飘然至,风劲中夜寒。

仆夫倦前进,欲留山下眠。徘徊望陵谷,万籁俱萧然。

岂不念夕息,銮辂驻我前。疲马顾影嘶,月出高林端。

行行险阻尽,豁焉见平原。旷荡纵游目,始觉天宇宽。

初日照大营,百里戈戟攒。行营列侍从,喜遂瞻天颜。

祥飙捲旌旆,瑞雾霏林峦。得趁属车尘,安知行路难。

八月初九日初闻雁

明代 李时勉

晓侍军门到夕晖,忽惊宾雁向南飞。静流寒影迷青嶂,遥带秋声度翠微。

作阵岂防矰缴患,随阳宁为稻粱肥。寻常不羡传书美,能使看羊仗节归。

夜至万全城中小寺适寺僧亦自塞上归

明代 李时勉

晚来寻小寺,直在古城间。石路斜通市,禅房远见山。

夜中孤客到,月下一僧还。静礼无生法,空门不记关。

潇湘竹二绝为谢大尹尊甫尚哲题 其二

明代 李时勉

江边修竹绕云林,三径翛翛翠色深。何日归来寻旧隐,看云坐石话同心。

驾发沙岭度阳河沿边父老来迎和黄中书韵

明代 李时勉

銮舆行处晓风和,父老来迎临和河。六师百里迷赤岸,万马一饮无清波。

报主谁知寸心苦,临边自把长剑磨。定须远绍甘陈绩,还遣边氓听凯歌。

晓发沙城由东山间道薄暮始达宣府

明代 李时勉

仆夫促严驾,晓发銮舆先。避彼鸡鸣道,迂回由东山。

山险历层叠,路狭经万盘。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俯视蹴飞鸟,仰望扪苍天。谷崖莽无路,下马相攀缘。

崎岖几回转,犹在数里间。旌旗蔽云日,剑戟森林峦。

憩阴摘山果,㪺壑漱清泉。试看荷戈士,飞走轻飙旋。

边关虽迢递,大道亦便便。既违澹台志,驱驰固宜然。

悠悠日将夕,始及见平川。未知足力倦,飞骑得前奔。

疾风觉后随,倏忽达军门。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欢。

愿言励雅操,戮力奉至尊。但愿师奏凯,辛苦马足论。

十八日发张家湾

明代 李时勉

杨柳初青黄鸟鸣,长河两岸绿波平。乍从客路看帆影,还想君门听漏声。

七十挂冠虽称意,五云回首尚关情。深恩未报身先老,俛仰乾坤愧此生。

秋夜见月

明代 李时勉

高窗正向东,初月淡朦胧。不见冰轮转,惟看素练通。

妻孥千里外,羁絷独愁中。怅望清辉里,相思此意同。

月下行吟

明代 李时勉

夜卧不成梦,凄凉谁见亲。起行明月下,凉影伴愁人。

山居病中即事

明代 李时勉

山居少田种,江上旋开荒。有病多收药,无医只检方。

雨馀千嶂净,春暖百花香。游览无筋力,沉吟自可伤。

李时勉

李时勉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1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