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冯主事粉署画故山读书处

冯主事粉署画故山读书处

明代 李时勉

忆昔少年读书处,野竹苍松蔼云雾。下帷尽日绝烦嚣,开帙临窗得深趣。

荜门蓬户霏岩烟,溪壑犹为静者怜。孔明有意吟梁甫,扬子留心草太玄。

清风最好穷今古,焚兰映雪甘辛苦。十年游息无与伦,数亩林泉自为侣。

君不见狂侠儿,轻裘骏马纷相驰。白日群游几人伴,青楼一笑千金资。

又不见富家子,锦衣珍馔矜豪侈。堂上歌钟遏晓云,门前车马如流水。

但誇意气恣所为,一字从来都不知。羲和西飞花落地,昨日繁华今日非。

以兹感激志犹勤,踪迹频年不出门。长杨赋就人始羡,金榜名成谁不闻。

自从作官别乡井,羁思离怀不能屏。故令图绘坐中看,咫尺江上觉寥迥。

粉署长閒乐有馀,朝回对此形神舒。倚槛浑惊蠹鱼起,临潭宛见鲛人居。

大夫出身事明主,报国何心怀旧土。却笑吴中张季鹰,独忆秋风便归去。

吾观冯子好胸襟,画图幽意颇难寻。欲将蠹简树勋业,不负当年一片心。

诗人李时勉的古诗

青县感怀

明代 李时勉

人日晴明谷日阴,天时人事苦相寻。停车兀作荒城月,一夜寒飙思莫禁。

病中去伐见访

明代 李时勉

閒居闻我病,独骑远来看。见面深相慰,中心便觉宽。

坐留菜羹饭,好似绮筵欢。临别无为赠,涛笺写肺肝。

驾发沙岭度阳河沿边父老来迎和黄中书韵

明代 李时勉

銮舆行处晓风和,父老来迎临和河。六师百里迷赤岸,万马一饮无清波。

报主谁知寸心苦,临边自把长剑磨。定须远绍甘陈绩,还遣边氓听凯歌。

流水曲

明代 李时勉

沧江无日夜,脉脉向东注。曲岸多洑流,好为操舟渡。

益庵为谢谦牧大尹作

明代 李时勉

端居玩无极,悟此造化机。日中固当昃,月满辄复亏。

何如东大海,得此江河归。万古未尝溢,一水不曾遗。

钟声自虚出,噫气从空吹。所以古圣人,德邵心益卑。

君子契明义,往迹诚所希。开轩向前峰,那能见崔巍。

篑积高自下,水流污成池。行矣贵有终,姬孔真我师。

留别复古谢先生

明代 李时勉

青溪溪色照閒心,古树犹堪落夕阴。小径旧时通隐处,清风长日在幽林。

閒窗却扫逢人坐,村酒常沽不自斟。杳杳青山成别去,重寻应惜白云深。

送李伯亮

明代 李时勉

使车昨日到金台,绿水芙蓉花台开。圜堵愧劳相问讯,客居梦想共衔杯。

含愁不听新莺语,跃马还从旧路来。料得故交多出饯,寂寥离思独难裁。

夏日雨中

明代 李时勉

黑云半空来,飞雨门前度。但闻啼鸟声,不辨云中树。

候汤总兵不至三首 其二

明代 李时勉

悬舆归去一閒身,到处相逢非故人。千里寻君今不见,满怀幽思向谁陈。

与瀚子

明代 李时勉

能到圜门里,相看泪泫然。爱亲渠意切,报国我心坚。

身老多羸疾,家贫少药钱。但令无愧怍,生死任皇天。

题莲 其三

明代 李时勉

飞来白鹭傍红莲,宛在华峰玉井边。亦有花开逾十丈,可应得见藕如船。

九日吕尚书送烧酒

明代 李时勉

葡萄家酿到边头,九日分将意独优。可是王弘知靖节,不劳庾信问蒲州。

开壶泛菊香犹远,倚醉题诗兴未休。自觉晚来寒气薄,临风不用袭轻裘。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二

明代 李时勉

蓟门昨夜雨如倾,潞渚朝来波浪惊。自是虚舟能独往,商船持重不堪行。

渭水秋风

明代 李时勉

古木脩篁绿荫稠,一川浩浩自东流。锵金戛玉清如许,不为狂风也似秋。

送黄恒脩还乡祭扫五首 其三

明代 李时勉

南行谁喜说南风,独棹扁舟逆浪中。夜宿广陵逢北客,几人相语此心同。

伏日燕饯谢谦牧大尹分韵得挥字

明代 李时勉

盛时多令节,佳会未能违。鸣佩趋清禁,联班近紫微。

大官应早到,方朔岂迟归。华馆开朝宴,清尊对夕晖。

运交金伏火,暑赫汗沾衣。玄鸟先秋去,苍蝇傍席飞。

羽觞从数劝,䊵扇不停挥。明日南行客,欢筵似此稀。

马修撰挽诗

明代 李时勉

一日声名遍天下,几年文彩动朝端。挥毫才思如涛涌,对客情怀似海宽。

常想承恩趋魏阙,还思退食出长安。池边梅阁今犹在,窗外青山谁共看。

题莲 其一

明代 李时勉

芰荷开处蔼芳馨,鸂鶒双双应晓晴。绝胜金滩溪水上,时来还见绣衣行。

山居病中即事

明代 李时勉

山居少田种,江上旋开荒。有病多收药,无医只检方。

雨馀千嶂净,春暖百花香。游览无筋力,沉吟自可伤。

山家春晓

明代 李时勉

日高照见松窗里,照人春眠犹未起。家僮洒扫及中堂,唤起客来供盥洗。

披衣随步小窗外,杨柳依微莺细语。皆言昨夜风雨恶,绿树披离花满地。

老父庭前扫落花,扫开春径莫教遮。怕有客来寻旧术,不妨竹里引轻车。

李时勉

李时勉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1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