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感秋六首选四 其六

感秋六首选四 其六

清代 李宪噩

云销众星出,始昏散疏朗。空院益凄清,中庭聊偃仰。

淡漠转无语,休暇自成想。夜久露初下,天高气逾爽。

始自念授衣,谁家砧杵响?

诗人李宪噩的古诗

南中食栗,示子乔

清代 李宪噩

新霁复当晓,已寒仍未霜。堕风随落叶,晒日迸秋场。

屋上壶犹菉,田中豆正黄。南来都不见,此果似吾乡。

岑溪书来,得悉子乔近事,并言彼中十月桃放

清代 李宪噩

季子鸣琴处,山桃几树新。霜村方爱日,花县已逢春。

自见栖南雀,还教诧北人。祗今寒食近,嫩惢未全伸。

与单丈仲温话旧

清代 李宪噩

春阴连晓冷凄其,荒墅偎炉醉此卮。凋谢亲朋还剩几?飘零家室更依谁?

壮心销灭浑相似,早岁嬉游不可追。非是雨多留客住,旧情除却莫能知。

雪后晚望,寄子起

清代 李宪噩

风色向林际,冷吟还水边。夕阳晴照雪,归鸟暮沈烟。

树远分高寺,山昏合冻天。仍怀北城下,镫火独萧然。

春晚,与子乔闲步,寄叔白城中

清代 李宪噩

昧质得闲寂,荒居绝纷冗。复此居心俦,萧散步阡陇。

风歇林未静,月出水方动。始宜春服轻,稍披野烟重。

踪迹转孤僻,神志益森竦。入时性已乖,力古气犹勇。

对语人不闻,严城片云拥。

送三岁儿筠龄归圹

清代 李宪噩

正得还真自在休,百年托体亦山邱。略尝世味如斯足,底用劳生到白头?

赠蟠龙山洞道者

清代 李宪噩

深洞几年住,道成休诵经。共眠看虎迹,久静觉人腥。

弟子头还白,山云色独青。世中遥望此,空复嶂如屏。

山中寻王蜀子,晚归东村

清代 李宪噩

心识幽栖处,闲寻未觉劳。山深落日近,秋尽暮天高。

短彴通人迹,长松坠鹤毛。却回云际宿,还听海门涛。

雪后,归南村道中作

清代 李宪噩

偶出耽清赏,巾车趁雪还。溪痕迷野渡,日色辨前山。

斜径孤樵晚,高枝并鸟闲。欲投烟际宿,荆户未昏关。

叔白亡,王蜀子致书相吊,报以叔白所遗洋刀,并《刀赋》,兼寄此 ...

清代 李宪噩

人事自不齐,天道宁可问?逐逐千庸愚,落落数才俊。

举眼见成败,谁能识利钝?从古抱才士,湮没赍此忿。

所赖贤者知,犹有千秋论。慨为当世惜,不独一身困。

夭寿数之常,得此可无恨。蛮刀不华饰,都市顽铁溷。

一朝遇有心,倾赀买不吝。取以试割切,无物可迎刃。

遂作感刀赋,自有虹光喷。寓物本非留,聊托抒其闷。

其人苟不朽,此刀何用殉?代为知己酬,金错尚无逊。

送族弟茨亭之京访王考功熙甫

清代 李宪噩

山村夜来雨,草色陌头新。相劝一樽酒,将为千里人。

莺啼上林晓,花绕禁城春。为语鹤厅客,清曹莫厌贫。

芜湖月

清代 李宪噩

一片江城月,天空霁色新。今宵待关舫,多少忆乡人?

楚雪消方尽,吴歌听未真。晓风解相送,早及秣陵春。

子乔自县中来言,书田单先生贫状,至食木叶,并邀各赋一首为赠

清代 李宪噩

食尽门前树,先生空忍饥。祗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

古性原无怨,高情独有诗。即今三日雪,坚卧又谁知?

再过浯溪登峿台示闲云

清代 李宪噩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

端居感怀

清代 李宪噩

动息遂成素,室家复其常。日远情渐疏,时变迹弥亡。

秋天易阴漫,薄寒中我裳。方如在远道,寥落悲故乡。

杳杳怀往事,沈沈抚流光。仓猝结中念,安定集众伤。

闲斋延余恨,浩思日飘扬。

题远道人《省故乡》诗后

清代 李宪噩

道人家住大江南,雪满穹窿有旧庵。化鹤归来城郭是,几人楼下看苏耽?

登华不住阁,读吕仙诗

清代 李宪噩

凭槛晓风急,客行悲早秋。日边海乡远,天末岳云流。

故垒不可见,仙踪何处求?无因却情累,驱马但悠悠。

四月八日,忆少年城中旧游

清代 李宪噩

城外青青垄麦低,春衣初换怯凉飔。隔林箫鼓溪头晚,始是先生放学时。

题自画《林泉孤赏小景》,寄赠方比部

清代 李宪噩

良朋不相见,动经三十年。视君经飞鸟,一去薄九天。

我乃甘沉沦,独效鳞潜渊。渊天势虽隔,故旧不可捐。

荒荒散椽屋,历落秋水边。中有孤吟士,白发手一编。

兴来偶成画,非迂亦非颠。寄彼台省人,顾此幽林泉。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七 望冈楼

清代 李宪噩

破除客闷此登楼,叠叠云山无尽愁。逝者已含终古恨,病躯何事滞边州?

李宪噩

李宪噩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243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