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李宪噩
一住蛮城里,候禽无复宾。自看楚山月,相遇洞庭春。
乍恐依帆杳,初惊入耳新。转怜行断处,零落独沾巾。
冬夜酬单廉夫
对坐孤镫下,深斋夜向残。垂帘炉火静,拥雪竹声寒。
胜事年今过,名场兴已阑。惟应冷僻句,寂寞共君看。
题远道人《省故乡》诗后
道人家住大江南,雪满穹窿有旧庵。化鹤归来城郭是,几人楼下看苏耽?
阻雨地藏庵
临海草庵小,云中三两间。偶来逢雨住,几宿共僧闲。
石气冷侵阁,树声秋满山。黄昏叩门者,知是采樵还。
过天门县,留示县尹匡淑辰
南游浩荡杳乡关,尚有故人江汉闲。卧病孤舟不相遇,片帆竟过天门山。
送阮三老还越乡
借问南游客,乡程路几千?言归感白首,忆别是青年。
过岭初见雪,转江犹换船。春风到家日,知傍岁除前。
迟子乔久不至,感怀而作
栖迟野墅负聊珂,昨夜轻寒淩曙河。蔬圃杂花秋色满,豆棚深叶雨声多。
高堂且喜年如许,四海休夸志若何?为念征人早晚至,前书已报渡滹沱。
咏贫士,赠林鸣九
落木深秋节,贫家雨又风。旧衣春典尽,新谷日支空。
冷灶偎饥犬,晴阶卧病僮。独应书卷里,时复见梁鸿。
积雨平度道中,先寄鸣九
长途亘方倦,积雨绵未歇。滃然生湿云,望山正愁绝。
寂历荒店宿,徘徊孤驿发。已揽晓衣重,未改午风热。
阻顺稍不惊,微劳足怡悦。况与素心期,故人隔年别。
酬同乡天河令乔令思移官崇山见寄
知宰极边地,三年鬓已斑。对愁犹有子,屡转不离蛮。
瘴岭天常晦,荒城昼亦关。相思情倍切,春梦共家山。
溪上,寄子受兄弟
一绝驰骋志,再经岁月周。时时经里门,闲闲俯清流。
烟树含远翠,好鸟鸣春洲。岁初始耕作,雨余变田畴。
节易恻中念,景和感昔游。况子隔城阙,何以慰远愁。
舟行感寓,示闲云
两足日著土,闲居淡无味。登舟未半程,举步思履地。
系缆争上坡,如恐不容遂。乘风亦可悦,水懦固无畏。
徒以人情乖,嗜乐轻其易。子者皆非美,夺者罔不贵。
物理苟不推,耄老同儿戏。
将去岑溪,留别同乡流人艾归
知从北州遣,几载作流人。蛮内语偏识,天涯情自亲。
离乡无贵贱,共客识酸辛。莫羡扬帆去,依然粤水滨。
湘口古湘口馆,潇湘二水会处
犹见潇湘水合流,馆亭尽废有空洲。柳公遗迹无寻处,一线朝烟是永州。
粤中秋兴,用放翁《石镜山前》诗韵,示子乔
榕树风高敛夕辉,南游浩淼此来依。漫离乡井谁相迫?无与功名底不归。
江浦秋阴成雨易,山城日暮见人稀。田园久别应荒废,手植丹枫皆十围。
侄孙洵自故乡至
万里悲乡梦,愁心不暂开。猺狼五岭外,生死一身来。
细问小儿女,频嗟荒竹梅。视余颜未改,须鬓已先摧。
济南闻族兄梦锡没
气高言语新,白首亦精神。乍听悲难变,寻思恐不真。
论交群从晚,为学一生贫。明日看闱卷,城中少此人。
冬晚,自城还,投宿东村即事,示子和
欲访幽人宿,严天掩暮城。朔云凝不散,孤月迥初生。
出树野镫影,隔溪寒犬声。深斋拥炉火,又共一宵清。
秋夜明湖宴集,赠单公子鉊二首 其一
爱此碧流水,值彼清秋晏。方舟载华觞,宾客辑名彦。
星月挂城角,歌管起波面。杳霭烟树幽,耸动楼台现。
兴极夜方永,道合情弥恋。贫蹇负才豪,贵盛惟德眷。
作诗记良会,洵羡非荒宴。
始晤永言,招同云圃、周丈,明湖泛舟
同舟惬夙好,复此秋雨霁。临水始悠然,乘风忽无际。
云树昼绵缈,湖山暮迢递。感时缅旧游,慕德属新契。
浅酌情已酣,毕景欢仍滞。不辞一言拙,仰祈高章丽。
将至扬州
客路六千里,乡音曾未逢。晓堤瓜步雨,春树广陵钟。
江水分初小,吴山别几重。停舟暂寻问,或有故人踪。
李宪噩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243篇诗文
重展始祖墓感旧,示族众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 其六
秋日东园闲居四首 其一
芜湖月
瘗骡
哀岑溪仆薛桂
送人往杭州
秋日杂兴五首选三 其五
冬居
西园对月
赠赵郎
道旁儿并序
青州馆对月,忆叔白、子乔南行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七 望冈楼
寄子受三首 其一
过雨苍宋氏舅故居
东斋雪晓,寄近邻
登金山寺塔
雪中望溪,寄族侄五星
东溪送客
与颖叔宿山庙
盆菊,和叔白诗
题自画《溪山秋居图》
寄子受三首 其三
甲午秋日,同王新亭、颖叔再游大珠山
九日,与诸生暨桂龄、欢龄、喜龄南冈登高
题泊处江山二首 其二
桂林,会李松圃郎中冬斋集宴,兼呈许明府巽行、朱布衣小岑、朱别 ...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 其一
秋夜明湖宴集,赠单公子鉊二首 其二
与子乔、海明子千溪亭饮宴
东亭览旧,寄李五星、王熙甫
得赵玉文书,即寄玉文
叔白亡,王蜀子致书相吊,报以叔白所遗洋刀,并《刀赋》,兼寄此 ...
模云林画,寄赠族侄子处士五星
王熙甫考功,自都门索画,为模王司农笔,并题此诗
对雪寄子和
孤山忆惜行
过王希江故居
过古宛州,感孟襄阳《南归阻雪》篇
泊榕江
任二十六鹄其兄大文以事遣温州,近以《秋日感怀》诗见寄,酬此篇
感秋六首选四 其三
送林二偕刘明府之任河南
石枣村感旧
再泊戎墟
访于君惠先生幽居
过和州,怀张水部
龙矶晚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