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中泛舟觞客

山中泛舟觞客

宋代 文天祥

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
尊前山月过,笛里水风生。
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
雪堂眠二客,梦与白鸥盟。

诗人文天祥的古诗

吕武第一百一十三

宋代 文天祥

疾恶怀刚肠,世人皆欲杀。
魂魄犹正直,回首肝肺热。

七月二日大雨歌

宋代 文天祥

燕山五六月,气候苦不常。
积阴绵五旬,畏景淡无光。
天漏比西极,地湿等南方。
今何苦常雨,昔何苦常暘。
七月二日夜,天工为谁忙。
浮云黑如墨,飘风怒如狂。
滂沱至夜半,天地为低昂。
势如蛟龙出,平陆俄怀襄。
初疑倒巫峡,又似翻萧湘。
千门各已闭,仰视天茫茫。
但闻屋侧声,人力无支当。
嗟哉此圜土,占胜非高冈。
赭衣无容足,南房并北房。
北房水二尺,聚立唯东箱。
桎梏犹自可,凛然覆穹墙。
嘈嘈复杂杂,丞汗流成浆。
张目以待旦,沈沈漏何长。
南冠者为谁,独居沮洳场。
此夕水弥满,浮动八尺床。
壁老如欲压,守者殊皇皇。
我方鼾鼻睡,逍遥游帝乡。
百年一大梦,所历皆黄粱。
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遗忘。
雄鸡叫东白,渐闻语场扬。
论言苦飘扬,形势犹仓黄。
起来立泥涂,一笑褰衣裳。
遗书宛在架,吾道终未亡。

和夷齐西山歌

宋代 文天祥

小雅尽废兮,出车采薇矣。
戎有中国兮,人类熄矣。
明王不有兮,吾谁与归矣。
抱春秋以没世兮,甚矣吾衰矣。

送赵王宾三首

宋代 文天祥

萧然被褐不求知,归倚溪船理钓丝。
却笑荆山空自售,未应有智不如葵。

题宣州推官厅览翠堂

宋代 文天祥

都官自楚产,文采光陆离。
当年从事君,如与山川期。
岁月忽已遒,天球落尘土。
岂曰无嘉宾,过者不我顾。
谁令赤城子,发坎出方珉。
灵物必复见,其见乃以人。
回视城南端,飞甍俯苍蒨。
物理有屈伸,流峙岂云变。
寥寥南楼月,至今有遐音。
千年一邂逅,共调风中琴。
亦欲结方轨,揽茝事幽寻。
行行且言迈,踟蹰思何深。

赠适庵册工

宋代 文天祥

本是儒家子,学为方外事。
此身恨凫短,有意求蝉蜕。
犹留鼎馀药,还授人间世。
从君卧山中,共谈弘景秘。

改题万安县凝祥观

宋代 文天祥

古道松花空翠香,风前鬓影照沧浪。
飞泉半壁朝云湿,啼鸟澌满山春日长。
须信神仙元有国,不知蛮触是何乡。
道人横笛招归鹤,坐到斜晖上壁珰。

入狱第一百四

宋代 文天祥

徘徊虎穴上,吾道正羁束。
落日将何如,清文动哀玉。

固陵道中三首 其一

宋代 文天祥

九天云下垂,一雨作秋色。尘埃化泥涂,原野转萧瑟。

十里一双堠,狐兔卧荆棘。见说数年来,中州乍苏息。

又送卓大著知漳州

宋代 文天祥

大陆登三阁,源明出一麾。
临轩亲策后,上冢过家时。
秋色吴山外,春风漳水涯。
斯文交独厚,羌赋送行诗。

钱新班弟

宋代 文天祥

送君天上去,当户理瑶琴。
万里白鸥远,千山黄叶深。
江空行路影,日暮倚门心。
若见西湖雪,霸桥人正吟。

送人往湖南

宋代 文天祥

雁拖秋月洞庭边,客路凄凉野菊天。
云隔酒尊横北海,风吹诗史落西川。
夜深鬼火千山雪,春后鹃花一树烟。
为我祝融峰上看,朝暾白处礼蓬仙。

和胡琴窗

宋代 文天祥

买得青山贵似金,瘦筇上下费沉吟。
花开花落相关意,云去云来自在心。
夜雨一江渔唱小,秋风两袖客愁深。
夹堤密与栽杨柳,剩有行人待绿阴。

长妹第一百四十八

宋代 文天祥

近闻韦氏妹,零落依草木。

深负鹡鸰诗,临风欲痛哭。

萧从事焘夫第一百二十三

宋代 文天祥

洒翰银钩连,翩跹山颠鹤。
惨淡斗龙蛇,及兹叹冥漠。

南海第七十五

宋代 文天祥

开帆驾洪涛,血战乾坤赤。
风雨闻号呼,流涕洒丹极。

祥兴第三十三

宋代 文天祥

南游炎海甸,沃野开天庭。
真龙竟寂寞,乾坤水上萍。

题碧落堂

宋代 文天祥

大厦新成燕雀欢,与君聊此共清闲。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

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欲斑。

第一百六十一

宋代 文天祥

迢迢万里馀,绝域谁慰怀。
我圃日苍翠,回首望两崖。

虎头山

宋代 文天祥

蚤不逃秦帝,终然陷楚囚。故园春草梦,旧国夕阳愁。

妾妇生何益,男儿死未休。虎头山下路,挥泪忆虔州。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6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