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群仙拱寿图赠卢封君

题群仙拱寿图赠卢封君

明代 李云龙

丈人意气一何豪,自称身是卢豪敖。天与宫袍不肯着,白眼坐看秋山高。

西池烟煖桃初碧,青鸾使者传消息。携将五岳杖头云,戏为诸仙布瑶席。

酒酣笑语鹤上人,谁知八千岁为春。偷桃之儿尚乳臭,钱悭小年何足论。

诗人李云龙的古诗

立秋日欧子建崔季嚜过集

明代 李云龙

江城凉雨歇,秋气渐悲哉。池流穿屋过,山云度水回。

土陷候虫变,草阁鸣蝉哀。流霞既可酌,承露况当杯。

元亮舆篮至,伯伦荷锸来。或坐流云阁,或眠绿雨台。

犹言欢不足,还待菊花开。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其三

明代 李云龙

一壑虽云僻,九州尝共居。纵教宦海窄,自觉一舟虚。

芳草已忘怨,幽兰不受锄。因闻南鹤泪,莫断寄来书。

初夏口占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多难频仍漫自伤,兵戈从古致凶荒。此身本合填沟壑,不见前贤卧首阳。

岁寒桃实为叶盛温赋

明代 李云龙

闻说君家十二阑,夭桃如锦雪中看。朱唇吐出丹砂粒,青鸟衔登赤玉盘。

漫向绥山誇一得,已同方朔获三餐。请观叶底春如许,可道梅花独耐寒。

往行在赋赠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赋就凌云是子虚,时来应诏上公车。江都自挟天人策,宣室应收痛哭书。

照夜旧誇南海月,抟风今化北溟鱼。经纶草昧君能事,避世金门乐有馀。

送无公

明代 李云龙

孤云飞不定,又去粤江滨。芳草伴行脚,青山现法身。

咒龙临黑水,留偈与鲛人。麻麦随缘饭,贫僧也不贫。

吴充符招同集之游修竹庵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正自厌嚣尘,相携就此君。清风飘翠色,衣袂有馀芬。

静听数声鸟,閒分半席云。暮钟催客去,归梦尚氤氲。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其十三

明代 李云龙

瘴岭归来日,端居独怆神。历穷边地苦,援绝帝乡亲。

直谏馀焚草,先几是徙薪。君王忧社稷,能不念孤臣。

楼居答黎美周

明代 李云龙

小桥流水接花关,水上楼成倦鸟还。凉雨孤灯千里雁,白云秋树满城山。

惊回骇鹿三生梦,分得群鸥半席閒。却道壮怀无恙在,因君聊为破酡颜。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其六

明代 李云龙

大地标形胜,诸天锁泬寥。且拚面壁坐,不用隔江招。

明镜悬秋月,梵音来暮潮。谁浮苦海上,甘作半篷飘。

冈州遇侄仲良因赠

明代 李云龙

春烟着柳翠成围,江国相逢趣典衣。天下一人知己足,世间万事转头非。

五湖风景吾将老,千里家山君未归。醉后共呼长剑舞,满天风雨二龙飞。

题孟郁朵云山房

明代 李云龙

逶迤村径带烟汀,半亩閒云一草亭。花下藜床春占月,壁间龙剑夜干星。

当阶古木团青盖,绕屋苍山列翠屏。一息只今将六月,抟风何日起南溟。

上巳东山社集

明代 李云龙

竹里啭黄鹂,花间卧鹿麋。过桥携鹤去,坐石看云移。

山醉浮杯斝,池流清梦思。毋辞一韨濯,歌唱答芳时。

木棉花歌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俯视东邻桃李尘,婆罗高不问由旬。扳枝只为低垂手,肯傍人间栏槛春。

白莲池

明代 李云龙

平地开玉井,灼灼芙蓉吐。中有千岁龟,时吸花上露。

送陈来献游武夷

明代 李云龙

浮峤千峰暮,东江去路分。言寻偃月子,因访武夷君。

渺渺芙蓉水,飘飘鸾鹤群。他宵倘相忆,堪赠幔亭云。

何龙友太史招游西樵不果诗以寄之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幽探曾扣白云扉,此日因君忆翠微。捣药尚馀啼鸟在,采苓应见羽人归。

泉飘洞口珠千斛,花簇云端锦一围。珍重握中筇竹杖,恐惊风雨化龙飞。

罗浮道中四首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秋林露气清,双屐踏花行。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

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借问神仙侣,谁今大药成。

泊园为杨元孺都督赋 其三

明代 李云龙

朱阑春雨过,曲曲漾涟漪。柳色绿于水,花枝光匝池。

开筵藉碧草,把酒听黄鹂。回首阳关笛,那堪马上吹。

留别陆叔度二章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自我来燕市,无复向时人。冠盖满城隅,要非心所亲。

中道逢吾子,抗手揖风尘。相顾各含情,一言洽兰芬。

愿得共策足,子龙我作云。聚散苦无端,为乐不及晨。

赖子素心在,万里若为邻。

李云龙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39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